课件编号90286

我的自白书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3711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我的,自白
  • cover
课件31张PPT。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拓展阅读想一想,课本为什么把这三首诗编排在一起?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三首诗的主旨。 3、力求流利、顺畅的背诵。诗词四步学习法读准--读熟--读懂--读情叶挺(1896-1946),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读准 字音、节奏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读熟 不读破句、不丢字落字。读懂 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熟读《囚歌》结合诗歌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①囚歌: ②永生: ③人:  ④狗: ⑤地下的烈火: ⑥活棺材: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永远活着,永久的生命。本文指革命烈士为革命事业献身 的精神永不磨灭。坚定的革命者。革命者队伍中的叛徒。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 。 监牢,又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旧社会。 ⑦诗中有两个“自由”,两个“自由”有什么不同?真正的自由,是身心与灵魂的自由。表达了叶挺同志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第一个“自由”是躯体的自由,是国民党反动派给予的所谓的“自由”;第二个“自由”是真正的自由,是身心与灵魂的自由。 ⑧作者要什么样的自由,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情声情并茂1941年的“皖南事变”叶挺被蒋介石无理扣押后,被关入桂林一个潮湿的山洞中,他为表示抗议拒绝理发。一年多后,蒋介石认为他尝够了苦头可能会被软化,下令押往重庆。叶挺下飞机时头发胡子都很长,手持一盏油灯。别人问白日为何举灯,叶挺回答说天还未明,对国民党的黑暗予以了辛辣的讽刺。到重庆后,蒋介石当面劝他 “悔过”,还许以战区副司令长官之职。叶挺断然拒绝,只要求释放被囚的新四军人员。蒋介石恼羞成怒,又把他关入 “中美合作所”单独监禁。直到1946年才在中国共产党的营救下释放,可是,一个月后,他同夫人一起坐飞机回延安,因飞机失事而牺牲,毛泽东为他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叶挺将军这首《囚歌》,原诗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这正是他当时处境的形象写照。“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叶挺将军以形象的语言,把囚禁在牢狱里的受难者的自由与尊严相分离的景况直陈出来。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寥寥八个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骄狂、阴险、狰狞的嘴脸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从来就不以屈尊为代价,更不会以奴颜婢膝去换得所谓的“自由”。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早已是自古以来志士仁人们律已的法则。“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诗人高傲地拒绝着反动派的诱惑。自由诚可贵,然而,失去了尊严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旧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远是畜牲。牢狱从来就不是梦幻情调的温床,阴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现实。弱者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骨气将在这里彻底消融,强者的凛然正气却可以在这里得到张扬。“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结尾,慷慨而悲壮。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就义诗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