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29426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2232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金属材料,物理,特性,教案
  • cover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教材分析】 本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许多日常生活用品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重点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然后,由学生根据金属的性质讨论其用途,最后得出“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结论。 第二部分介绍合金,通过活动与探究比较合金与纯金属在性质方面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得出合金的用途更为广泛的结论。为拓展学生视野,教材还特意介绍了很有前途的金属钛及新型高科技合金,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认识同类物质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3)认识合金及其特性,知道几种常见的重要合金。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 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纯铁片、钢片、黄铜片、铜片、铝合金片、铝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怎么回事? 锡在温度低于-18℃时,体积就会骤然膨胀,原子间空隙加大。如果温度下降到-33℃,这种变化就像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这种现象人们称为“锡疫”,使整块的锡很快变成粉末。 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吗?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尴尬事吗?说出来听听。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六章《金属》。 二、推进新课 活动1 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 [引入]现在,你最想知道哪些关于金属材料的知识? [板书]6.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一、富有特色的物理特性 [展示图片]教材P164图6-1和补充图片。用红笔圈出你知道名称的金属,用蓝笔圈出你用过其制品的金属。 [提出问题]这些金属制品用途能反映出它们有哪些物理性质?联系生活,请你谈一谈。 [学生活动]学生看图,阅读课本P165的第1~6自然段和表,回答这些常见金属的用途和有关性质,总结出金属的通性和特性。 [投影]学生讨论后得出。 通性:导电性、导热性。 差异:金属光泽、延展性、密度、硬度、熔点。 [学生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用到哪些金属材料?你能设计出更别致的用途吗?每组推荐一位同学,请你走上讲台,为我们做一次精彩的演说! 活动2 知道决定物质用途的因素 [过渡]现在,你知道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有哪些关系了吗? [板书]二、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展示资料并提出问题] 展示教材P165表,根据上述信息和生活体验,请分析下述问题: 1.为什么当今社会和生产活动中,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铁之所以应用的广泛最主要的原因有:它的韧度比其他的金属要高;储量很高;比其他的金属便宜易得;能够融合多种稀有元素从而制成不同的钢材等等。) 2.为什么电线用铜丝制作、高压线用铝丝制作而不用导电性能更好银丝? (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铝在地壳中含量高,密度小,价格便宜,银在自然界的含量少,价格昂贵,银的密度大,不易架设。)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铝制?如果用铝制会出现什么情况? (灯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