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34265

沪教版(上海)化学九年级下册 5.2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课堂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0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2029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练习,课堂,研究,性质,教版,下册
  • cover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课堂练习 1.我国土壤酸碱性的分布情况大体是“南酸北碱”,北方农民引淡水冲洗以降低其碱性。图中符合北方土壤冲洗过程中的酸碱性变化的曲线是 ( ) 2.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已装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了两包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物质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 (A)浓硫酸和水 (B)熟石灰和水 (C)生石灰和水 (D)食盐和水 3.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同时质量增加的是 ( ) (A)氯化钠 (B)大理石 (C)苛性钠 (D)硝酸钾 4.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中水分蒸发,已知实验前三种溶液都为10 g。回答下列问题: (1)放置一段时问后溶液质量大于10 g的是 ,小于10 g的是_____。 (2)在试管口会出现白雾的是_____,这一现象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3)在质量增加的两支试管中,质量变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其中_____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这是由于该物质有_____性,另一支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A、B两种物质都是黑色粉末,A、B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变化: 无色气体 根据上述变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两种黑色粉末的化学式:A_____B_____。写出变化(1)(2)的化学方程式:(1) ;(2)_____。 6.有以下几组实验 (1)根据实验及现象,分析、比较和归纳而得出的结论有: ① ; ② ; ③ 。 (2)指出上述实验中有关物质及反应在实验室、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至少写3条) ① ; ② ; ③ 。 7.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瓶口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_____ 酚酞变红 说明溶液呈_____性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说明溶液中还含有_____。该NaOH溶液____(填“有”或“没有”)变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 8.丽丽同学要检验一化工厂排放的污水是否显碱性,她选择了两种检验方法,试写出选择的试剂、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_____; 方法二:_____。 9.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中的一种,请你对这两种溶液进行鉴别。 (1)鉴别它们的三种不同方法是(只写试剂名称)_____、_____、_____。 (2)简述其中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结论)_____。 10.实验桌上放有两个没有标签的试剂瓶,内盛两种无色溶液,一同学把这两种无色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 (1)若其中有一种是稀硫酸,那么产生白色沉淀的可能是_____,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 _____。 (2)若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溶解,那么白色沉淀可能是_____,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 _____。 11.为了对一包放置很久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进行探究,小凡提出了两项探究任务: (1)探究干燥剂是否失效; (2)探究失效的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否是氢氧化钙。 他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方案: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觋象 实验结论 (1)干燥剂是否失效 取样品放入试管中加适量的水,触摸试管壁 干燥剂失效 (2)失效的干燥剂中含有氢氧化钙 加水充分搅拌、过滤后,用pH试纸测其溶液的pH 有氢氧化钙 你认为探究(2)是否严密?请说明原因 _____。 你认为以CaO为主要成分的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久了,除能转化为Ca (OH)2外,还可能转化为_____,请简单说明验证的思路 _____。 12.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 ) (A)镀锌水管 (B)铜制塑像 (C)大理石栏杆 (D)铝合金门窗 13.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