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039490

辽海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9课 操场上的画 教案

日期:2025-11-07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35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辽海,一年级,下册,美术,9课,场上
  • cover
《?操场上的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每天下课,同学们都会来到操场上,兴致勃勃的做各种游戏、运动,但如果要求他们将这极为熟悉的场景用笔画表现出来,大部分学生感觉无从下笔,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不知道如何表现不同的人物动态,人在进行各种活动是动作都比较复杂,动态千变万化,学生感觉画起来比较吃力。第二,不知道该如何构图。操场上活动的人物众多,如何组织画面尤为关键。这两大问题放在一节课解决,课堂内容含量太大,不能良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本课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在这里我围绕第二课时如何构图进行重点分析。 教材中提供了生活中的景色、景物的对比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这种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揭示了焦点透视,这样对于焦点透视这一抽象概念化的知识一下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很容易认识到只要合理的运用这种焦点透视就可以把生活中的立体空间转化到绘画中的平面空间,就可以来表现生活中的立体空间中景色和景物,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绘画中合理构图的技能技巧,还充分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 ?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正处于儿童绘画阶段的写实期,不再满足于简单意向形象的绘画,而力求符合客观对象的视觉真实,倾向于逼真、具体、实感的体现,但缺乏技能技法,所以很多这一阶段的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有所减弱。结合这一学龄特点,本着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课件)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促进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得意识,充分享受美术创作的乐趣 知识目标:了解近大远小的头饰规律,并尝试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构图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画面的组织能力 三、教学重点: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在运用焦点透视来构图。 四、教学理念 1、怎样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 2、怎样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3、怎样欣赏好学生的个性? 4、怎样学以致用? 6、怎样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五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设疑,发现生活中的焦点透视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揭示焦点透视规律,运用焦点透视构图法来表现生活,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教学程序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课件)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环节:情境设疑,导入新课 1.结合本课知识树复习总结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新的问题 师:如果请你把做运动的同学们都画到一张图上,你会怎样安排他们的位置?例如图1还是图2 出示图1和图2两幅图片对比,哪一幅图片上人物安排更好的表现出远近关系 「设计意图」 总结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对于一课分两课时来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然后以图片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大屏幕欣赏对比图片使学生产生直观的视觉形象导入课题。 (二)第二环节:引导认识,探究学习 1.出示图3,寻找共同的规律。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共同的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了解在立体空间中的确存在这一透视现象。 2.出示图4和图5一剖析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图片对比,设疑引路,揭示焦点透视,归纳总结焦点透视的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