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滴漏实验 【教学难点】滴漏实验 【教学准备】有关水钟的资料、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烧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3 用水测量时间 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我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的,后来发展到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使用。 古代的水钟 受水型水钟 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泄水型水钟 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少时 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做成计时工具? 用水钟计时的原因: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等时性 想一想,做个水钟是不是很容易做?“水钟”的制作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观察滴漏装置估计滴漏100毫升的水大概用多少时间?同样是100毫升的水在另一个装置里用的时间怎么样? 水流太快,方便计时间吗?水流太慢了,方便计时间吗? 所以“水钟”的制作必须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要控制好水往下流的速度。 实验要求 1、 用一个量杯量300毫升水 2、把漏杯固定在铁架台合适的位置,漏杯盖的 正下方放另一个量杯。 3、用手指抵住漏杯的小孔,再把量好的300毫升水全部倒入漏杯中,然后松开手指让水流入量杯中,同时计时,当积聚到100毫升水时停止计时,把时间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中。 实验一:在瓶子中装满3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从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重复观察几次并记录. ? 水 量 第一次 测量 第二次 测量 平均值 100毫升 ( )分( )秒 ( )分 ( )秒 ()分( )秒 观察流水的速度,发现每次流完100毫升水的时间大致相同 实验二 :用刚才的瓶子装300毫升水,不间断露出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的水,先推测、再实际测出所需的时间,将结果记录再下表中。 漏10毫升水 漏50毫升水 全部漏完 (300毫升水) 我的推测 ()分()秒 ()分()秒 ()分()秒 实际测量 ()分()秒 ()分()秒 ()分()秒 思考: 1、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2、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 3、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由于水位高低的变化,引起水流速度的变化。水位高时水流较急,水位低时,水流就越缓,渐渐地从流变成滴,甚至不再往下漏。 盛水漏斗中的锥体是用来控制流水孔的大小的 盛水漏斗边上的泄水孔是用来保持水位高低的 0 1 3 2 4 5 6 7 8 9 10 0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个水钟 五(1) 韩潮康 观看了那么多水钟,你能不能自己设计制作一个能计时10分钟的水钟? 提示: 1.我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 2.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 3.如何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 制作用具 制作材料 笔 美工刀 电子表 水槽 抹布 塑料瓶 可粘贴纸条 水 画水钟的草图: 1、在瓶盖上钻一小孔 根据草图,制作水钟需要几个步骤呢? 2、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剪开 乙瓶 甲瓶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1 2 3 4 5 3、标出时间刻度(用手表计时) 第5分钟 第4分钟 第3分钟 第2分钟 第1分钟 2 1 0 3 4 5 受水型水钟刻度 泄水型水钟刻度 0 1 2 3 4 5 2 1 0 3 4 0 5 受水型水钟 泄水型水钟 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 盛水容器的形状不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