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42522

7.2 物质溶解的量 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9次 大小:692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物质,溶解,学案,答案
  • cover
《物质溶解的量》学案 一.目标: (1)认识溶液的组成,能准确指出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认识物质溶于水时伴随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2)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转化的方法。 (3)知道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及其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二.重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其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 难点: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挑战自我】 考点一 .溶液的形成 1.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硫酸铜溶液 盐酸 70%的医用酒精 碘酒 少量生石灰放入水中 CaCO3与稀盐酸完全反应 2.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C.氧化钙固体 D.硝酸钾晶体 3.下列洗涤操作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 用汽油洗去衣物上的油污 B 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 用食醋洗去保温瓶里的水垢 D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渍 考点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应用 在20℃时,四种氯化钠溶液(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序号 溶质的质量/g 溶剂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溶质质量分数 /% 溶液是否饱和 1 1 99 2 20 80 3 36 100 4 40 100 考点三.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将36 g氯化钠溶于100 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②20℃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26.5g氯化钠,因此,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为26.5g. ③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而200g水最多溶解72g氯化钠,因此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溶剂质量增大而增大. ④在20℃时,100g水中溶解了20g氯化钠,因此,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为20g. ⑤在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6g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因此,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为36g. A. ①②④ B. ② C. ③④⑤ D. ⑤ 30099007810500 2. 如右图,M、N点表示的意义分别为 M :_____ N :_____ 3.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20℃时,往50g水中加入20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质量为_____ g。 (2)20℃时,欲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NaCl _____ KNO3 (填写“>”、“<”或“=”,下同) 。 4. 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t1℃,将A、B、C各a g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A> B > C C. t2℃时,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8572518288000 当堂检测: 1.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 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2.⑴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⑵ 若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放入过量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 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⑶ 若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放入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锌粒有剩余,所得液体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37909504019553.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379095015240004.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t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