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44296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共24张PPT+1视频)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52798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及其,视频,PPT+1,24张,课件
    (课件网)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 类比推理 一、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一)归纳推理的含义 1.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 2.类型:(1)不完全归纳推理:如果归纳推理的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对象,这样的推理就叫作不完全归纳推理。 (2)完全归纳推理:如果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这样的推理就叫作完全归纳推理。 项目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区 别 考察对象的范围 考察的是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 考察的则是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结论与前提的关系 没有超出前提断定的范围 超出了前提断定的范围 结论的 可靠性 只要前提为真,推理形式正确,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必然推出真的结论,是必然性推理 是或然性推理,即便前提都为真,结论也未必真 联 系 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前提的一般性程度较小,结论的一般性程度较大 ◆示例评析 微型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短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中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长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 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是小 说形式的全部对象。 所以,所有的小说都是有故事情节的。 这个推理的前提考察了小说形式的全部对象,然后得出“所有的小说都是有故事情节 的”这个结论。这是一个完全归纳推理。 温馨提示: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在归纳中不具有典型性,典型意义上的归纳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2)为了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应当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考察和列举的对象越多,推理的可靠程度越高。因为考察的对象越多,遗漏反例的可能性越小。第二,考察的范围越广,推理的可靠程度越高。因为考察范围越广,遗漏反例的可能性就越小。第三,尽可能分析出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的因果关系。(P62) 3.不完全归纳推理 (1)必要性:有的认识对象太复杂,人们的精力、能力和认识的条件有限,无法对它们中的每个对象都进行考察,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认识对象的每种情况都进行考察。 (2)含义: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3.不完全归纳推理 (3)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它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个对象情况都进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结论,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方法,提高这种推理的可靠程度。 情境导引 一个农夫在野外抓到一只火鸡,带回家喂食饲养。火鸡畏畏缩缩地想:“这个人为什么会给我好吃的,嗯,肯定有阴谋。”一个月过去了,农夫每天一日三餐准时给它送饭。火鸡也放下戒心,它想:“日久见人心,这是个好人!”几个月过去了,圣诞节前一天,农夫将火鸡放进微波炉烤了。 运用归纳推理的有关知识 分析这只火鸡错在哪里。 (二)归纳推理的方法 1.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 (1)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 因果联系。 (2)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 的关系。一种现象的产生或消失,必定有它的原因。 (3)人们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等。 ① 求同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求同法的特点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