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64721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案 第二课时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160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第二,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简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阅读波义耳、魏格纳、阿瑟林斯基的故事。2.收集新闻或故事:科学史上,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受到启发,不断实验和研究,最后找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吗? 教学内容 归纳写作顺序。寻找科学精神关键词,体会感悟。总结写法,编写提纲。 教学目标 1.根据具体事例,归纳写作顺序。2.在科学发现真理的故事中,感受见微知著、不断探索等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3.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感受科学家见微知著、不断探索等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事例,归纳写作顺序。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白纸(列提纲用) 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午睡课桌椅”视频,学生观看。2.发表感言,教师关注“发明的过程”和“值得学习的地方”进行指引。 新授 探究一:拓展事例,理清文序。1.归纳叙事顺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找到真理2.拓展举出事例。这些新闻和故事描写,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顺序?探究二: 感悟精神,总结观点。1.默读课文,画出体现科学家精神的关键词。2.汇报交流,感悟精神。结合文章,相机指导体会:(1)“见微知著”的精神(2)“不断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3)“善于发问、独立思考”的精神3. 复读课文,升华情感,畅谈体会。探究三:总结写法,编写提纲。1.总结写法:结构清晰,叙事有序。2.编写提纲:(1)出示题目: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2)结合练习2,思考选材。 (3)编写简要的提纲。 练习 1.用符号标识的方法,对书本事例和摘录事例进行标注。2.哪些故事能表明“实践出真知”这个观点,请打钩。 小结 明确说明观点,事例的选择要充分并合适。要使用总结呼应观点。 作业 1.基本作业:按照提纲,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2.拓展作业:观看辩论会视频,准备辩论会。 【详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阅读波义耳、魏格纳、阿瑟林斯基的故事。 2.收集新闻或故事:科学史上,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受到启发,不断实验和研究,最后找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吗? 【教学目标】 1.根据具体事例,归纳写作顺序。 2.在科学发现真理的故事中,感受见微知著、不断探索等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感受科学家见微知著、不断探索等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事例,归纳写作顺序。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白纸(列提纲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 1.不仅是大科学家能把“?”拉直变成“!”,和我们一样大的陈同学也能有所创造。播放“午睡课桌椅”视频,学生观看。 2.看完请学生发表感言,教师关注两点进行指引: (1)课桌椅的发明过程:从“?”变成“!” (2)这位同学值得我们的地方:见微知著,善于探索……(合理即可) 设计意图: 从同龄人的新鲜事例出发,一下子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学生畅谈感受的过程,其实就是加深文本理解的过程:关注课桌椅的发明过程,实际上是为探究科学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获得真理”的叙事顺序埋下伏笔。关注学生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是为发掘课文的科学精神进行预热。 二、新授(25分) 探究一:拓展事例,理清文序。 1.归纳叙述顺序。 (1)陈同学经历了从“?”变成“!”过程,我们的科学家是怎么发现真理的?请同学们回顾课文,结合上节课的表格,想一想: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学生观察表格,思考讨论,举手发言。 (3)教师引导: 这三个事例中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是相似的,也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