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68828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24张PPT)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54983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24张
  • cover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 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一定会被那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所震 撼。那么你们知道恐龙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呢? 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星云终身成就奖”和“大师奖”。他的代表作有“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赤裸的太阳》《钢窟》等。 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裂成四部分———所以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原角龙 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到哪两个学科? 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物学地质学 举例子 鹦鹉嘴龙 梁 龙 鸭嘴龙 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强著称。你能找出文中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吗? (1)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三角龙 剑龙 (2)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 如面对面交流。“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引出板块构造理论。 异齿龙 嗜鸟龙 霸 王 龙 (3)采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明白如话。如“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位置。 翼龙 恐爪龙与栉节龙 1.课后找相关恐龙的知识,读一读,记一记。 2.预习《被压扁的沙子》。 恐龙无 处不有 举例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无处不有 恐龙不会迁移 大陆漂移 总起:不同科学领域之间紧 密相连 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但这种生物现在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呢?可谓是众说纷纭,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是科学界的一个谜。今天,我们来学习《被压扁的沙子》,看看本文的观点能否让人信服。 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 “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斯石英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 1.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