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72223

2021中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复习 九下《曹刿论战》课件(44张PPT)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32604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1,中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
  • cover
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3.赏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作家作品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和文学著作。 旧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把握节奏 1、可以一战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 / / / / 句子翻译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句子翻译 3、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理。 句子翻译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句子翻译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恩小惠惠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8、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 句子翻译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土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 10、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句子翻译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恩小惠惠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8、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 句子翻译 11、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 1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一类的东西,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必定做到诚实可信。 句子翻译 1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论战》中能体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句子是: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理解性默写 4.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的句子是: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5.《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文章精析 迎战 备战 胜战 评战 请见 论战 参战 释疑 文章精析(第一段) 战 前 准 备 开篇点出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对象、战争性质以及鲁国决定应战。 请见的原因 三问三答 ———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政治远见 爱国热忱 文章精析(第二段) 长勺之战的经过 鲁庄公 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鄙 曹刿 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远谋 比照、映衬 军事才能 文章精析(第三段) 取 胜 之 道 强调蓄养土气的重要性 作战必须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 谋略过人 思考探究 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结合课又间要分析。 1.鲁国进行的是反掠夺的正义战争。 2.政治上取信于民:鲁庄公和曹岁的战前对话说明曹刿的军事思想是以民心向背为基础的。 3.运用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