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086659

7.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878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万有引力,理论,成就,教学设计
  • cover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一、任务分解 二、教学活动 任务1:称量地球与天体质量 问题情景1:一支笔、一块橡皮、一本书、一瓶水、一个桔子(图1) 问题情景2:地球(图2) 问题 1.要称量情景1中物体的质量,需要什么工具?如何得到质量? 2.要称量地球的质量,能否用第一问的测量工具? 3.“称量”地球质量的“工具”可否是某些理论或公式?这些理论或公式应有什么特点? 4.从考虑,测量地球质量需要选择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测量哪些量? 5.有同学认为:地球对地球表面物体的引力大小就是重力,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这一观点在什么情况下可认为正确? 6.“称量”地球质量需要测量的是哪些量?为什么卡文迪许把测量G的实验称为“称量”地球的质量? 7.有同学认为还可以从牛顿第二定律角度“称量”地球质量,即,此时研究对象是谁?应该选择怎样的运动过程?需要测量哪些量? 8.地球与月球(卫星)之间的引力怎样测量?月球(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怎样测量?是否有更加合理的方法? 9.上述方法是否可以称量太阳的质量?此时研究对象是谁?应该选择怎样的运动过程?这种方法有普遍意义吗? 教学建议: (1)思维引导建议: 实际看到的物体一般可以通过弹簧秤、天平等工具或等效法(称象)来直接或间接得到质量。但称量地球的质量,以上原理不适用。所以要寻求新的“工具”来“称量”地球的质量。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认识到可以是隐形工具,如某些理论或公式,这些“工具”里要含有地球的质量或与地球质量相关的物理量。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想到万有引力公式,所以“称量”变成了“理论计算”。采用这种方法需要考虑的是引力如何测量?它是否就是物体的重力,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需要有力提供向心加速度,引力的一个分力用于此,另一个分力就是重力,但因为引力远大于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可近似认为引力大小与重力相等。也有学生想到从牛顿第二定律角度思考,即,天体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引力提供向心力,只要测量出引力和向心加速度就可得到质量,但引力是很难测量的,是否可以有更加合适的测量方法,这就要将理论推导与可测性结合考虑。 任务2:天体相关问题的解决 问题情景: 问题 1.已知万有引力常G=6.67×10-11m3kg-1s-2,月球的半径R月=1700km,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月=g,据此计算得到的月球质量多大? 2.如图3所示,我国发射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在最内层环绕月球做圆周运动,此时高度h=200km,周期T=127min,绕月速度v=1.57km/s,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m3kg-1s-2,据此计算得到的月球质量多大? 3.如图4所示,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m3kg-1s-2,日地距离r日地=1.5×108km,地球绕日周期T=1年,据此算得的太阳质量多大?你能求得太阳的密度吗? 教学建议: (1)思维引导建议: 任务2意在让学生能正确选择模型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对问题所给条件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模型。 任务3:发现未知天体及其它成就 问题情景: 问题 1. 如图5是天王星,到了 18 世纪,人们发现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有些“古怪”: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轨道与实际观测的结果总有一些偏差。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 2. 海王星为什么被称为“笔尖上发现的行星”? 3.如图6所示,彗星是怎样从神秘的现象回归到正常的天文现象的? 4. 你是怎样理解“科学真迷人”这句话的? 教学建议: (1)思维引导建议: 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有些“古怪”———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轨道与实际观测的结果总有一些偏差。存在多种可能:是以前的天文观测数据不准确?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准确性有问题?是天王星内侧的土星和木星对它的吸引?是天王星轨道外面还有一颗未发现的行星?……亚当斯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勒维耶相信未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