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0237

201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名师预测:专题十一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2份)(教师版)

日期:2024-06-2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3136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2年,金属元素,教师,2份,化合物,重要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为迎接北京奥运,北京曾采用机动车按照单双号行驶的方案,该方案既保障了交通秩序,又大大减少了空气污染。汽车尾气中所含污染物除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外,还主要含有(  ) A.氮气         B.硫化氢 C.二氧化硫 D.氮的氧化物 解析:汽车的尾气中,除了含有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外,还含有氮的氧化物,汽车尾气最主要的危害是形成光化学烟雾。 答案:D 2.某地发生了食用熟牛肉中毒事件,导致四个死亡、一百多人中毒。经过对该牛肉的检测,发现其中某盐的含量比国家标准允许的含量高800多倍,则该盐可能是(  ) A.NaNO2 B.NaNO3 C.NaCl D.BaSO4 解析:亚硝酸盐是工业用盐,它在外观上类似食盐,误食会引起中毒,国家标准中,肉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是被限制使用的;由题意知,该盐为NaNO2,A项正确;NaNO3、NaCl、BaSO4食用后,不会引起中毒现象,B、C、D项不正确。 答案:A 3.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SO2、漂白粉、活性炭、过氧化钠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SO2 解析:浓硫酸浓度降低的原因是由于吸水,而浓盐酸浓度降低的原因是由于氯化氢气体的挥发,所以两者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A项错误;SO2漂白是利用其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漂白粉、过氧化钠漂白是利用其强氧化性,破坏有色物质的结构,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将有色物质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故漂白原理不同,B项错误;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是由于吸收CO2和水生成HClO,然后见光分解,而水玻璃的变质是由于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硅酸的缘故,两者也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C项错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除SO2外,氯水、过氧化钠等也可使品红溶液褪色,D项正确。 答案:D 4.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的实验新方法,以减少污染,防止浪费等。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是(  ) A.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CuSO4,并用少量品红溶液吸收尾气 B.将CO还原Fe2O3后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 C.用CCl4完成萃取操作练习时,将溴水改成碘水 D.将Zn和稀硫酸制H2后的废液倒入水槽后再清洗玻璃仪器 解析:品红溶液可以用来检验SO2气体,但不能用来吸收尾气,A项错误;CO还原Fe2O3后的尾气中含有少量CO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B项错误;溴易挥发,而碘不易挥发,C项正确;锌与稀硫酸制氢气后的废液倒入水槽会污染环境,D项错误。 答案:C 5.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用酒精灯加热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棕红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  ) A.立即接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 D.立即用排水法收集 解析:在制取NO过程中,常常会混有NO2气体,要得到纯净的NO,需除去混有的NO2的气体。直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得到纯净的NO气体,A项错误;NO中的NO2是由于NO和装置内的空气发生反应得到的,所以不能自行消失,B、C项错误;由于N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NO和硝酸,故可以直接用排水法收集到纯净的NO,D项正确。 答案:D 6.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既能用浓硫酸干燥也能用无水CaCl2干燥 B.NH3是电解质,所以氨水能导电 C.沸点:NH3<PH3<AsH3 D.用水吸收NH3用如图装置可防止倒吸 解析: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A项错误;氨本身不能发生电离,NH3是非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是由于生成的NH3·H2O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B项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