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春节起源于: 西周 定型于: 汉朝 春节习俗 过去的作用 现在的作用 压岁钱 放爆竹 年夜饭 贴春联 拜年 这些春节的民俗千百年来在内涵或形式上已发生了哪些变化? 压祟驱邪 亲情爱意 恐吓鬼神 热闹喜庆的气氛 在家吃 在酒店 驱鬼避邪 热闹喜庆的气氛 带上礼品登门拜访 带上礼品,登门拜访寄贺卡、发E-mail、打电话 1.给全国人民拜年,传递了欢乐喜庆的气氛。 2.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风采。 3.联络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感情,增强了中华 民族的凝聚力 1983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开始举办春节联欢晚会,22年来已经成为过年的一种新形式,全国人民除夕夜的文化大餐,它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议一议: 现在许多人觉得如今的“年味”越过越淡了,你能如何看待这件事? 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 首先,过去过年的一些功能和事象已经消失了,诸如祭祖、守岁、贴门神等,放鞭炮也被禁止了。过年事象的减少,导致过年功能和意蕴的单一。 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原先只有在过年期间才能吃到的食物和穿的新衣,现在平时都有,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们的过年情结。 第三,国外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年节产生了冲击。 第四,如今,平时工作日的缩短,休息、娱乐时间的增多,使得过年便不再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休息、娱乐时间。 节日 风俗 体现的精神意义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元宵节 传统节日知多少 扫墓 悼念已逝的亲人 划龙舟、吃粽子 纪念屈原,宣传爱国主义精神 赏月吃月饼 注重家庭亲情 登高 思念亲人,尊敬老人 观灯.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吃汤圆 家人团聚 与传统节日相比,人们更喜欢一些“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你对此有何看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对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痴迷不已,而对我们自己传统的节日却几乎失去了兴趣,分析原因主要有: 1、传统的节日形式单一、死板,了无情趣,而洋节却能够给他们一个尽情去疯、去高兴的借口,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放纵自己,享受生活。 2、从民俗学的角度上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对于很多青年人来说反倒是一种负担,而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更能张扬一种自由的心情。对于崇尚个性、追求时尚的青年人来说,圣诞节更像是为自己过的。 3、从消费心理来看,青少年认为过“洋节”是一种时尚。 洋节备受欢迎的原因 据《新闻晚报》报道, 1967年,韩国江陵市“端午祭”被批准为国家级第 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予以保护,每年吸引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目前韩国文化部门有可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文化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时间,该报道引起了我国舆论的很大反响。 “端午祭”将成韩国的文化遗产 对此你有何看法?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人民大众的节日,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是一个时间意义上特定的文化空间活动,它涉及到信仰、伦理、情感、文化方式等人性的方方面面,由大众的广泛参与来完成。 门神 年画 老鼠娶亲 莲年有馀:以“莲”、“鱼”、等谐音为“莲年有馀”,寓生活美好之意 三星在户 年画 金童玉女 年画 晋书法家王羲之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春联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