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27087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4 诗词曲五首 课件78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74509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 cover
23 诗词曲五首 第 六 单 元 第一课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了解《乐府诗集》,理解诗句含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学习目标 十五从军征 结合古典诗歌的文体知识与艺术手法,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热爱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1.乐府诗。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 2.最大的特点:叙事性强。 3.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4.《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 文体常识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 兵役,直到56岁止。如遇战争, 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 时间可能会更长。诗中的老兵身 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一个野 心勃勃、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 匈奴发起战争。于是,诗中的主 人公就“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 归”。 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 )谁?”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 )累累。” 兔从狗窦( )入, 雉( )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 舂( )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羹饭一时熟, 不知饴( )阿谁。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检查预习 ā zhǒng dòu zhì kuí chōng gēng yí 1、掌握重点字音字形 始: 归: 道逢: 冢累累: 狗窦: 雉: 旅葵: 舂谷: 羹: 饴: 才 回家 在路上遇到 坟墓一个连着一个。冢,坟墓。累累,众多的样子。 给狗出入的墙洞。野兔出入其中,暗示家园早已荒废。 野鸡。 野葵。葵,一种蔬菜。旅,植物未经播种而生。 这里指菜羹。 同“贻”,送给。 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2、词语释义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 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朗读指导 整体感知 1、诗歌开头就告诉我们“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残酷的兵役制度(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人遇上了战争,所以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久服兵役 3、老兵的遭遇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遭遇吗?是什么造成了老百姓们悲惨的生活呢?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2、好不容易回到了家,可回家后会是怎样的情景, 老人心情怎样呢? (1)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亲人亡) (2)兔/从狗窦/入,井上/生/旅葵。(家凄凉) (3)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无依靠) 不是。是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诗歌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表现了对战争的厌恶。 意象: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 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踪迹。 品味赏析 1、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 2、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反复诵读,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 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家中无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 3、“松柏冢累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暗示老兵的家人都已过世,等待老兵 的,只是家破人亡的景象。以哀景写哀情,与下文相呼应。 4、说说下面这句诗的表达效果。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这句诗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