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38993

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47张PPT)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7922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47张,PPT
  • cover
5.大自然的语言 八年级 语文 一、导入 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看几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诗中有四季,吟完知冷暖,大自然用她独特的语言传递着种种消息。你看窗外,那翠绿的柳条,盛开的海棠,飘香的洋槐,无不向我们传递着春的气息。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笔触,共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1. 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感受物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 联系。 2.理清文章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体会本文条理清 晰的特点。 3.品析本文生动形象、准确严谨的语言。 4.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二、教学过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著名科学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他的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 (一)走近作者 萌发 次第 翩然 簌簌 农谚 海棠 连翘 风雪载途 草木萌发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 衰草连天 次第:依次。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二)积累词语 piān rán yàn táng qiáo zài zhǎng yīng shuāi 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围绕说明对象,又介绍了哪些知识呢? (三)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 2.筛选关键词句:提示性词语、表明顺序的词语、段落的中心句、设问式语句。 3.概括语段内容,明确语段之间的关系,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说明文阅读方法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说明对象: 主要内容: 物候和物候学 大声朗读,提取关键词句,概括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一部分 大自然 的语言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花次第开 燕子归来 布谷鸟来 孕育果实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第一部分 将说明寓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文章并没有提到“物候”二字,描绘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春夏秋冬的自然景观。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说明对象,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做了铺垫。紧接着,作者便提出了物候与物候学的概念。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第4段:“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第二部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5段:“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快速阅读,圈画关键词句。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主体)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设问) 用四个表明顺序的词语“首先”“第二”“第三”“此外”交代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古今。 作者每讲一个因素就举一个实例,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也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