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49604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轮阶段性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5207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阶段性,版含,PDF,试题,历史
    章丘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轮阶段性测试(二模)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B C C A B B A C A C A D C 二、非选择题(16题15分,17题14分,18题12分,19题14分,共55分) 16.(15分)参考答案示例: 汉唐时期,中国人认为的西域最初指西部化外之域。随着中央王朝与民族政权的冲突与交融,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对西域地区的认识更加清晰,西域分为中央实行有效行政管辖的地区和更为广阔的中亚、西亚、南亚、欧洲等地。(4分)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开拓了视野,中国人以“西洋”代指今东南亚、印度洋至波斯湾、北非红海一带,泛指海外诸国,体现了当时海路交通的突出地位。明末清初,新航路开辟、传教士来华,利玛窦等人向中国介绍了西方水利、天文、数学等知识,形成西学东渐。中国人加深了对欧洲的了解,西洋逐渐专指欧洲诸国,这一观念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以后。(4分) 鸦片战争后,伴随欧美列强的殖民侵略和新一轮的西学东渐,中国人对西方的地理范围的认识也由欧洲扩展到美洲。西方对中国的影响扩大到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西方”成为欧美先进文明的代名词。(4分) 中国人“西方”观念的变迁与中西交通发展密切相关。“西方”这一名称即为华夏文明之外的不同种族、人群的文化。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知,经历了一个从异域文明到强势文明的演变过程。西方文化既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排拒,又常常通过交流、融会,为华夏文明所吸收。(3分) 17.(16分) (1)答案示例: 郑观应去世时间为1921年6月14日(民国十年农历五月初九)。 郑观应三子的采访记录为口述史料,具有主观性。他的回忆是在1979年左右,离郑观应去世时间距离较远,容易存在记忆错误。(2分)1937年修订的《郑雍陌祖房谱》属于文献史料,距离郑观应去世相隔较近,记载比郑观应三子的回忆应更为可靠。(2分)1921年《申报》属于文献史料,可靠性较强。申报中的两则讣告中均提到郑观应卒于1921年,讣告的发布具有时效性。(2分)结合史料的类型、数量、史料与历史事件的时间间隔等方面综合分析,得出郑观应去世时间为1921年。(1分) 就郑观应去世的具体日期来说,讣告中的具体日期比《郑雍陌祖房谱》的记载迟两天。但按可靠性讲,讣告中的日期应该比16年后修订的《郑雍陌祖房谱》更准确。因此,郑观应去世日期应为6月14日。(3分)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结论,郑观应去世时间为1921年6月14日(民国十年农历五月初九)。 (2)答案示例: 郑观应的人生经历有利于中国民主化。郑观应著《盛世危言》一书,呼吁清政府进行政治变革,他主张“立宪法”、“开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制,并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他的主张不仅对各省官员以及科举士子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后来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人的政治实践也具有一定影响。所以,郑观应对中国近代的民主化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分) 郑观应的人生经历有利于中国工业化。郑观应曾经参与创办太古轮船公司,投资入股并经营管理轮船招商局等近代工业。这些近代机器工业的创办及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所以,郑观应对中国的工业化做出了一定贡献。(3分) 18.(12分) 参考示例1: 论题:正确判断社会矛盾,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前提。 论证: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开始上升。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正式确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基于对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的正确判断,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