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三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网站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要求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每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以回顾历史,启示后人。其中,“1978年的足迹”的解说词应当是( ) A.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C.拨乱反正,风清气正 D.十年动乱,经济停滞 2. 某同学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后,制作了下列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做主 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 A. 遵义会议 B. 新中国成立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这次会议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伟大决策是( ) A. 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B. 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 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D.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5. 学习历史一定要分清史实与观点。下列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B.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D.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6. 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班的学生用这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 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 ②都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了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 唯物史观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农民的积极性比较高 B.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C.农村经济体制僵化 D.农民生活水平低劣 9.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 .上海浦东开发区 B .海南经济特区 C .厦门经济特区 D .深圳经济特区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③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建立特区的目的是( ) ①享受国家的优惠经济政策 ②吸引侨资、外资 ③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④进行现代化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 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后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