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踢毽子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课依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及发展条件,采用游戏性及展示的教学形式,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合作互助等优良品质,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 二、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中段,学生身体正处于发育关键的时期,他们好奇心、模仿能力强。具有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喜欢比赛,但注意力容易转移、自制力差等身心特点, 采用富有灵活、趣味多样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使之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材分析 毽子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运动。它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由于易携带,不需要多大的场地,安全易学,是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的体育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脚内侧踢毽子的方法。 2、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稳定性、灵敏性及平衡能力。 3、在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敢于想象、创新和表现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脚内侧踢毽子基本方法 难点:屈膝上摆膝外展 六、教学过程 1、如何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关键在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的开始,我让同学比一比、试一试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把毽子放平稳,从而营造一个师生均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乐学的氛围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通过比赛让学生们在合作探究掌握技能教学中,从易到难,从单独到合作的顺序,不断增加难度来处使学生去合作、去探究、去锻炼的目的。学生在带着问题去自主、探究、自评、互评中掌握踢毽子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一个想学、乐学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好奇、好学的心理需要。 3、运用“请大家跟我这样做”来恢复身心和稳定情绪,使学生即兴发挥,放松肌体,调节身心,即达到放松的目的,又活跃了与延伸了课堂气氛。 踢毽子体育教案 年级:四(1) 授课教师:吴老师 教 材 一、踢毽子 二、游戏:看谁踢的最棒 学习层次 水平二 教 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脚内侧踢毽子的方法, 2、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稳定性、灵敏性及平衡能力。 3、在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敢于想象、创新和表现的能力。 器 材 毽子 顺序 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组织形式 时间 导 入 1、集队做到快、静、齐。 2、培养良好纪律作风行为规范。 3、激发学习的欲望。 1、课堂常规 2、小游戏“挑战平衡力“ 3、专门性准备运动 1、执行课堂常规。 2、教师引出,口令指挥。 3、学生集体练习。 4、表扬与鼓励。 组织形式: 8? 展 开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脚内侧踢毽子的方法, 2、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稳定性、灵敏性及平衡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能力。 一、踢毽子(脚内侧) 动作要领:左脚支撑,右脚带动小腿,屈膝向上摆,膝关节外展小腿上摆击毽子的一刹那,踝关节内屈端平,用脚弓内侧把毽子向上踢起。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方法及动作要领,强调踢的部位,抛的方法。 2、教师组织学生集体徒手模仿练习。 3、学生在指定范围内进行尝试自抛自踢毽子,找出踢毽子的不同的部位。 4、请学生表演自己踢毽子的方式。 5、老师巡视指导。 组织形式: 28? 延 伸 1、培养学生学会自学自练的能力。 2、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看谁踢的最棒 学生以自由、自主的活动和想象空间进行小组合作练习,通过小团体比赛互相促进提高,加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集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