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69517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286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 cover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认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并注意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实验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2、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 3、如何认识并改变中国学生缺乏实验精神的现状。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了解“实践出真知”的含义)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说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徐特立 作者作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曾发现“J粒子”。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这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致使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而影响到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鉴于此,作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联系传统文化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四、文题解读 “格物致知”是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本文中,“格物”就是探察物体,“致知”就是获得知识。“格物”是“致知”的手段,“致知”是“格物”的目的。“格物致知”的意思是通过实验探察物体,从而获得知识。标题表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五、文体知识———演讲词的类型 1、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型演讲词通过对事件、人物和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2、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3、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演讲者在演讲中抒发爱恨悲喜等强烈的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 六、检查字词(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瞭望( liào ) 缅怀( miǎn ) 埋没( mò ) 彷徨( páng huáng ) 解释下面的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七、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第二部分(3—12):分析传统教育的弊病(一是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二是作者的亲身经历),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总结全文,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并对中国的新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八、全文分析(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作答) 1、第1段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解析:第1段是此次演讲的开场白,作者首先表达了对被授予特别荣誉奖的感谢,说明了自己写《怀念》这篇文章的初衷,并由此引出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第4段举王阳明的例子,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