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考: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2.知道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3.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学测: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2.理解《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了解黄海海战、了解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朝鲜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大陆政策:攻占台湾;吞并朝鲜;进军满蒙;灭亡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事实力上升,为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 台湾 满蒙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府关于中日同时撤军的建议,反而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朝鲜东学党起义 直接原因 黄海大战 威海卫战役 辽东半岛战役 平壤战役 2、过程(主要战役): (1)丰岛战役 1894年(农历甲午年)7月,日本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开始。 左宝贵 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退回国内,日本掌控朝鲜。 (2)平壤战役: 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此次海战中,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但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黄海制海权。 邓世昌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3)黄海大战 随后,日军进攻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旅顺大屠杀) (4)辽东半岛战役 日本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而告终) (5)威海卫战役 随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战败而告终,以此为契机,1895年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伊藤博文 李鸿章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马关条约》(1895年) (1)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口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内容: 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大大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拓展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危害: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 民间组织的义和团发动了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慈禧携光绪仓皇出逃 3 签订《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进入紫禁城 4 5 阅读课本后将照片按照先后顺序排好,并简单说一下经过。 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在廊坊遭阻击退回天津 1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占领天津 2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设联军司令部,对北京实行各国分区占领,军队甚至公开抢劫三天。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巷战后的街道 珍宝文物被洗劫一空 北京城在炮火下燃烧 战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了,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