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186566

浙摄影版(2020) 小学信息技术 第7课 走进机器人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231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摄影,2020,小学,信息技术,7课,走进
  • cover
走近机器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器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了解常见机器人种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和实物观察,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进一步感知机器人给社会进步带来的推动力。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通过数字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进而让学生学习控制机器人的程序,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机器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难点:理解程序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我给大家带了一段视频,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视频里你看到了什么? (2)你看懂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副板书书写学生回答的问题。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走近机器人》。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通过数字化的学习,形象展示机器人的样态,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讲授新课 一、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之所以把它称为机器人,并不是外形模样像人,而是它的工作原理像人,因此称之为机器人。 (一)谁来说说,人分几个部分? 学生回答(大脑、躯干、感觉器官) 机器人的四肢———机器人的运动模块,相当于人的手脚等运动器官,也就是执行模块。 机器人的感觉器官———机器人侦测信息的模块,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就是传感模块。 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分析、发出指令的模块,相当于人的大脑,也就是控制模块。 机器人的感觉器官、大脑和运动器官,我们用一个专业的术语,称之为执行模块、传感模块和控制模块。 二、了解机器人的“思想” 我们每个小组里的机器人,它也有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模块,但你会发现它并不会行走、运动。因为它还没有“思想”,不知道要做什么。 所谓的机器人的“思想”就是我们给它编写的程序,是用相应的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的。 介绍虚拟机器人的编程界面。 (一段机器人循迹直行的程序) 1.程序大致结构。 2.传感器读取的数据。 3.数据读取后,程序运行情况。 4.执行情况。 三、认识教学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的种类有很多,有虚拟的、有实体的,但我们把服务于教学的机器人称为教学机器人。 观看视频,小组交流再代表分享说说教学机器人有哪两种类型? 固定式和积木式 我们每个小组拿到的就是积木式的,上课之前隔壁班同学自己搭建的。 请小组内观察交流它的控制、执行和传感模块分别在哪里? 四、指挥教学机器人 演示示机器人循迹转弯,(就是在前面环节中讲的程序,这里运行) 找学生总结指挥虚拟机器人的方法。 编写程序、运行 这是指挥虚拟机器人的方法。例如我们每个组里放置的小车,如果想让我们在电脑里编的程序到达小车上,应该借助什么呢?把它与电脑相连呢?这一步骤我们称为传输。因此对实体机器人来说,指挥它的方法多了一步传输。如果是固定式机器人有这么三步就成功了,但对于积木式机器人来说,在编程之前,我们搭建我们需要的模型,这一步骤为组装。因此,方法为…… 如果想把软件里的这段程序传到我们桌面上 的小车里,我们需要借助什么呢? 学生回答(传输线、数据线… … ) 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之为传输。 我们桌上这个积木式机器人 是隔壁班同学在编程之前自己搭建的, 我们发现指挥固定式机器人的过程分为几个步骤? 学生回答(编程、传输、运行) 指挥积木式机器人的过程分为几个步骤? 学生回答(搭建、编程、传输、运行) 学生思考 思考、操作 观察、思考、寻找 观察、思考、回答 观察、思考 通过对比,进一步形象的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加深学生 对程序的理解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机器人组成部分的认识 进一步加深对机器人工作原理的理解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 走近机器人 固定式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