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94920

17 短文两篇 :《爱莲说》(第2课时)课件(共29张PPT)+教案+导学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206230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PPT,29张,课件,2课时,短文
    (课件网)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 《爱莲说》 周敦颐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ū( )泥 zhuó( )洗 清lián( ) 藤màn( ) xiè( )玩 淤 濯 涟 蔓 亵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可( )爱者甚蕃。 ⑵濯清涟而不妖( ) ⑶不蔓( )不枝( ) ⑷香远益( )清 值得 艳丽 长蔓 长枝 更加 2.翻译下列句子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茎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茎;香气远播,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的(花);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认为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品德高尚的人 噫!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了。 叹词,表示感慨 宾语前置的标志 少 应当 的,助词; 1.一词多义: ⑴之 ⑵远 ①水陆草木之花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①香远益清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介入主谓,不译 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 距离长。 2.古今异义 竖立; 栽种。 亭亭净植 植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⑴不蔓不枝 蔓: ⑵不蔓不枝 枝: ⑶香远益清 远: 3.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 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 形容词作动词,远播。 4.文言句式 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 翻译:我认为,菊是花中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的(花);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省略句,“出”后面省略“于”。 翻译: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莲的形象?分别体现了莲怎样的品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不妖媚,洁净,朴实。 为人正直;不趋炎附势。 香气清爽悠远,美名远扬 为人独立,令人 敬重不敢玩弄。 不愿和统治者同流合污;贪图富贵,趋炎附势;虽在尘世,但不同流合污,不慕富贵,鄙视趋炎附势 2.在文中作者用菊花、牡丹、莲象征什么精神品质? 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3.文中为何要写菊花、牡丹?从中能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你知道哪些有关莲花的描写?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3.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1.解释句中“之”的用法 ⑴水陆草木之( )花 ⑵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 ⑶菊之( )爱 ⑷久之( ),目似暝 ⑸吾欲之( )南海,何如 ⑹但微颔之( ) 的 介入主谓 宾语前置的标志 助词,补足音节 动词,到 代词,这件事 2.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C.无丝竹之乱耳。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