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19351

1 邓稼先 教案 (2课时)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513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邓稼先,教案,2课时
    教材册别及单元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课 题 1邓稼先 课时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课文所涉及的人物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唤起学生的理想与抱负。 2.学习精读的方法,注意把握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 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3.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六个部分对主题进行了诠释。因此,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探寻邓稼先的足迹,学习他的精神成为了本课的教学要点。 三、学情分析 当代的绝大部分中学生对尖端科技充满了好奇,对于研制这一方面的科学家怀着崇拜之情,因而本课要铺设创造一种庄重的氛围,高昂的气氛,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体会到邓稼先的伟大,感悟到他的一腔爱国之情和对事业孜孜追求之心,从而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 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以小标题的形式连缀,七年级的学生接触这种形式的文章不多,因而概括这六个部分的大意,有助于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还能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文章的形式,有助于他们写作知识的积累。 对学生来说,易于接受也感兴趣。本文难在记叙中加有议论和抒情,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中人物情感及作者情感十分关键。因此,在学习本文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邓稼先、杨振宁以及当时国内国际的形势。 四、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2.深入阅读,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 3.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在精读时找到那些能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析其含义。 2、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3、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百多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的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血雨腥风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之中站稳脚跟,在国际的大舞台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向人们宣告:中国人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二、人物介绍 杨振宁: 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人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 (1924———1986)安徽怀宁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三、相关知识介绍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39年10月,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1945年造出了三颗。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如下: 苏———1949年8月29日; 英国———1952年10月3日; 法国———1960年2月13日; 印度———1974年5月18日。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由飞机空投的300万吨级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