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27367

9.3 功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2次 大小:538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导学案,学生,教师
    第九单元:机械和功 课题: 功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能正确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 2、知道功的公式,会对有关功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知道功的单位“焦耳(J)”,并能在计算中正确应用。 4、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验并能知道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学习过程 学生自学P105找出 1、 功的概念 2、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 3、 P106交流讨论 4、练习、分析并演示以下问题,讨论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①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拉力和重力这两个力哪个力对物体做了功?为什么? ②用手提着木块不动,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木块做了功? ③用沿水平的拉力拉动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当把拉力去掉后,小车还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上,拉 力对小车做功了吗?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进一步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研究力对物体做功时,要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或者哪个物体(施力物体)对哪个物体(受力物体)做功。 总结不做功的情况 5、师生探讨功的计算 自读课本找出功的单位 【当堂训练】 1、 在下列情况中,人对物体是否做功?并说明理由: ⑴ 将重物从地面上提起放到肩上 _____; ⑵ 将重物提在手中沿水平方向移动50米的距离 _____; ⑶ 扛着重物登上三楼 _____; ⑷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站着坚持3秒钟不动 _____; ⑸ 推出去的铅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时 _____。 2、重为1000N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3、如图所示,工人小李用55N的力把重为100N的水泥桶从地面拉到4m高处。小李做了多少功? 【课后作业】第九单元:机械和功 课题: 功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能正确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 2、知道功的公式,会对有关功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知道功的单位“焦耳(J)”,并能在计算中正确应用。 4、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验并能知道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教学重点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能正确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 2、知道功的公式,会对有关功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能正确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 学习过程 学生自学P105找出 1、功的概念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2、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 (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 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P106交流讨论 强调:“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只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而没有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如果物体仍静止不动,这个力就没有对物体做功。 4、练习、分析并演示以下问题,讨论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①放在水平木板上的小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了一段距离,拉力和重力这两个力哪个力对物体做了功?为什么? ②用手提着木块不动,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对木块做了功? ③用沿水平的拉力拉动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当把拉力去掉后,小车还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上,拉力对小车做功了吗?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进一步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研究力对物体做功时,要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或者哪个物体(施力物体)对哪个物体(受力物体)做功。 总结不做功的情况: 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之一,如搬石头未搬动; (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之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 (3)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 4、 功的计算 画板图并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