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36676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3415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4课,海峡,岸的,交往,教学设计
  • cover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不同时期对台的基本方针。 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和缓; 了解汪辜会谈、“九二共识”及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 知道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搜集历史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其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多媒体展现中国共产党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激发爱党情感; 通过归纳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体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使学生认识“台独”分子的真面目,“台独”不得人心,祖国统一势不可阻挡。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坚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教学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教学过程: 走进台湾 1、图片展示,了解台湾位置,认识台湾。 2、诗歌、视频展示=========余光中《乡愁》 《乡愁》饱含了台湾人民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也道出了华夏儿女的心声。由于种种原因,台湾与大陆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台湾与大陆分离状态是如何形成的?一湾浅浅的海峡是如何阻断大陆与台湾的联系的?能阻断两岸的交往吗?党和政府对台政策怎样?大陆和台湾现实状态如何呢?今天一起学习第十四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新课解读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一)台湾问题的形成 1、宝岛台湾 ①展示美丽的宝岛====台湾的位置及优美风景,教师并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台湾自古以来说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时间 三国 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抗战后 名称 夷洲 流求 琉球 台湾 联系 吴国卫温到达 澎湖巡检司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岛。 1684年,设置台湾府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 结论 台湾自古以来说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2、台湾问题的形成 (1)内战遗留问题: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发动内战,1949年,国民党政府被推翻,蒋介石败退盘踞台湾。 (2)反华势力介入: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准备解决台湾问题。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由于美国的干涉,大陆没能解放台湾,台湾问题遗留至今。 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不是外交问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同文同祖。然而“三不”政策却阻隔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特别是当今,蔡英文民进党否认历史,不承认国共两党达成的“九二共识”,台湾与大陆关系紧张,台湾问题一直得到不到解决,延缓至今。 (二)大陆与台湾关系 1、大陆对台政策调整 中国人以不屈的斗志赶走了来犯的敌人,然而“三不”政策却阻隔了两岸亲情;中国共产党从历史前景考虑,从人民角度出发,以一颗赤诚之心为两岸的统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①毛泽东======解放台湾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②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 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根据形势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③和平统一方针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④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 两岸关系和缓  ①1979年,大陆公停止对金门和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