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39889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11《师说》 课件39张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40605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0,2021,学年,人教,高中,语文
  • cover
师说 师说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句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了被后人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可以说从师学习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中唐时期的大文学家韩愈在他的文章《师说》中就为我们深刻探讨了这一话题。?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积累文言名句。 2.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 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中解放出来,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一韩一柳一欧阳,三苏曾巩带一王。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韩愈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针对人们在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士族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在当时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写 作 背 景 解 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读文正音 {C083E6E3-FA7D-4D7B-A595-EF9225AFEA82}嗟乎(jiē) 句读之不知(dòu) 或不焉(fǒu) 官盛则近谀(yú) 传道(chuán) 六艺经传(zhuàn) 郯子(tán) 苌弘(chánɡ) 老聃(dān) 冉(rǎn) 李氏子蟠(pán) 以贻之(yí) 课内名句 1.师者, 。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其皆出于此乎? 5.句读之不知, ,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 如是而已。 7.位卑则足羞, 。 课内名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7.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