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247373

第八单元第一课第四框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37张PPT+教案)

日期:2024-12-22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75080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八,侵华,教案,PPT+,37张,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2-3-8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2-3-9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2-4-6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经过;2.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3.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4.学生感受八国联军侵华破坏和掠夺中国国宝、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牢记国耻、国难、树立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义和团运动、全面评价其口号“扶清灭洋”;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概况; 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环节 师:阅读《时局图》,怎样的时局是“一目了然”的?生: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虚弱;19世纪末的中国被视为可以任人宰割的猎物;暴露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师:在这样的社会危机下,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奋起反抗———义和团运动 活动环节 一、义和团运动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1.兴起原因材料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 我大清一统太平年。”材料2:“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怨不伸。”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直接原因:教会势力猖獗,导致人民起来反抗。2.兴起时间、地点为什么在山东兴起?甲午中日战争后(19世纪末),山东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3.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师:阅读材料,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变化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资料1: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1898年12月),袁世凯上任后,马上对义和团采取血腥的屠杀政策。资料2: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数十万,自兵民以至与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以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态度变化:剿杀 招抚 原因:义和团发展迅速,一时难以剿灭,改用“招抚”办法企图控制和利用义和团,利用义和团对付列强,同时达到削弱义和团的目的。师: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4.口号结合书本96页的资料,评价“扶清灭洋”这个口号?进步性:口号的核心是“灭洋”,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说明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口号体现了义和团运动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起到广泛动员群众参加反侵略斗争的作用。“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反帝;局限性:“扶清”,说明义和团没有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从而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导致被清统治者利用和控制。而“灭洋”又包含了反对一切与“洋”有关的事物,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外来文明,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具有明显的其局限性和落后性。5.结果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势力的镇压下失败。·失败原因:主观:农民阶级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6.性质:是一场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的的反帝爱国运动7.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爆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