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249990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课 声音的强弱 教案

日期:2025-10-2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5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声音
  • cover
《音乐的强与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听辨并体验到声音的强弱,认识力度记号“f”与“p”; 2、能寻找音源,表现强弱; 3、能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声音的强弱; 2、通过多种活动表现“音乐中的强与弱”。 教具准备:鼓2个 ,镲2对 ,沙锤若干;其他打击乐器若干,课件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 体验声音的强弱,认识力度记号:“f”与“p” 教师将镲藏好,请学生闭上眼睛,听一听 1、 你听到了什么? 2、 这两个声音一样吗? 师:这两个声音音量有大有小,音乐中叫做力度的强弱,音量大的,重的叫“强”音量小的轻的叫“弱”。可以用不同的记号来表示。 课件出示: 强 弱 f p 3、聪明的小朋友,我们来看这个符号像什么? 课件演示并配上音效: f像飞机的翅膀 ; p像气球往天上飞。 二 生活中声音的强弱 像这样有强弱对比的声音,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2—3人举例 师:小朋友观察真仔细。声音的强弱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只有一个音我们就不能说它是强音或者说它是弱音,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在一起,有了对比才能这样说。 三 探寻音源 1、探寻打击乐器的强弱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宝贝(故作神秘,出示打击乐器),你能不能上台来用你喜欢的乐器演奏出不同强弱的声音?” 学生2—3人上台自由展示,每个学生每次演奏两个有强弱对比的音,教师与学生听辩。 2、探寻其他音源的强弱 “老师没有这么多的乐器,你看看周围和你的身体,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表现出声音的强弱? 2—3个学生展示,可以用身边的课桌、文具以及身体部位拍出有强弱对比的音。 四 表现与创造《大雨和小雨》(课件) 1、学生听课件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 思考:歌里唱了些什么?(大雨和小雨) 大雨是怎样歌唱的?力度是什么?师生一起用啦唱,教师手势指挥。 小雨是怎样歌唱的?力度是什么?师生一起用啦唱,教师手势指挥。 2、师生一起随音乐用“啦”模唱,看老师手势唱出大雨和小雨的强弱力度。 3、用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 大雨和小雨唱得这么欢快,你有什么动作可以来表现大雨和小雨吗? 学生表现。 4、师生一起带上动作,用啦模唱全曲,教师手势指挥。 5、打击乐器表现大雨和小雨。 “有一种打击乐器表现雨声最恰当不过了,它就是沙锤(教师出示),你们想想:怎样用沙锤来表现 “大雨和小雨”? 师生探讨。探讨后,教师带领一部分学生用沙锤伴奏,其余学生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演。 6、用打击乐及人声表现风雨雷电进行表演 “闭上眼睛,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模仿雷声:轰隆隆隆,轰隆隆隆…… “哪一组来模仿雷声?” “下雨之前,除了打雷,还会有什么声音?” 引出闪电和风声,学生分组模仿。 “下面,我们一起用打击乐器来创作一首风雨雷电交响曲作为《大雨和小雨》的前奏。 分发打击乐:两面鼓表现雷声,两对镲表现闪电 有乐器的同学用乐器表现,没有乐器的同学用声音或身势动作表现。 教师指挥学生分组合作表现“风雨雷电交响曲”。 7、加入风雨雷电交响曲表现《大雨和小雨》。 方法;在教师的指挥下,分组表现完风雨雷电后,学生用沙锤和动作人声随课件音乐表现《大雨和小雨》。 五 总结 结束课业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也有很多的收获,我们体验到了音乐中的强与弱,它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希望小朋友们能记住强与弱这一对好朋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