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55600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综合能力测试题(四)(word版有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3901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综合,能力
  • cover
综合能力测试题(四) (100分,9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Cl—35.5 Ca—40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 1.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聚乙烯塑料制得食品袋 B.用食盐制得纯碱 C.将液态空气分离制得氧气 D.将石油分馏制得汽油 2.分类和归纳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锂、汞都属于金属元素 B.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尿素、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 D.塑料、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3.“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②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③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④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⑤焚烧废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其中符合该主题的有效措施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人体摄入过量的铝会对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但现实生活中,却“铝禁不止”。下列应用不科学的是(  ) A.使用含铝膨松剂制作油条 B.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 C.用纸盒代替铝制品易拉罐盛装饮料 D.用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5.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 B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变大 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都含有相同原子 7.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钢中含碳量低于生铁中的含碳量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小 C.铝、铁、铜都是银白色金属 D.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物质,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9.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②2NH3;③SO2;④O;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 11.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微观图示的理解,正确的是(  ) (第11题) A.参加反应的和微粒个数之比为3:2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D.由和分别构成的物质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 12.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1.3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  ) A.4:9 B.8:1 C.10:11 D.13:44 13.现有化学反应:甲+乙→丙+丁,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丁为水,则甲、乙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酸或碱 B.若甲为碱,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甲为CO,丙为金属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不是置换反应 D.若甲为酸,则丙或丁中一定有一种物质为盐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