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课 下带点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旨是通过练习下带点,加强笔画之间连带关系的掌握,充分感受汉字笔画之间结构的相关性。本课主要针对下带点起笔动作、行笔方向、收笔位置和与下一笔画的连接性进行编排,并配以相应的范字,增强学生对笔画之间的连带性的书写和认识。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下带点的形态特点和运笔方法,写好下带点。 指导学生基本学会范字“少”和“益”的写法,把握好左右两点的连带关系。 拓展学生的书写视野,培养学生会赏析、会审美的思维习惯;巩固“双姿”要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握下带点的形态特点和运笔方法,会写下带点。 【教学难点】在范字的学习中,熟练掌握几个点画的相互行笔方向、收笔位置。 【教学方法】示范、指导、合作探究、自主实践、反思提升 【教学用具】笔墨纸砚、毛毡、镇纸、ppt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同学们,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今天,我将和咱们活泼可爱的三()班的孩子们共同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欣赏:请大家欣赏一组来自于宜昌市首届师生书法大赛小学组的获奖作品,请大家仔细欣赏,其中有我们枝江市的同学的作品哦! 三、揭题:1、同学们,老师看得出来,你们已经被这些优美的作品陶醉了,你能用一句话来夸赞这些作品或者作者吗? 2、孩子们,你们由衷的赞美表达了你们对这些优秀书法艺术的向往。怎样才能写出和他们一样美的字呢?就要从最基础的“点”画开始练起。唐代有个书法家叫孙过庭,他说过一句话,他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也就是说,“点”画是练字基础的基础。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点画的一种写法:下带点。(板书) 四、点画: 1、观察:出示ppt,孩子们,这就是“下带点”,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这一点,再说说他的样子。--生交流。 同学们真可谓是火眼金睛,观察得非常仔细,请大家观看视频,想想怎样写好下带点。--交流。 2、示范:同学们,请和老师一起分步书写这一点,请拿起毛笔,蘸墨、调锋,纠正坐姿、握姿。一共分为四步。老师先分步示范,边写边念:[1]顺锋轻轻入笔。[2]右下按笔要用力。[3]左上回锋顿笔。[4]左下轻撇有目的。再完整示范。 3、临写:现在,请大家完整地写一遍。老师轻念动作要领学生书写。学生练习3遍后展示:--评价交流。 4、练习:重复练习3遍,边写边念。 五、“少”字: 1、孩子们,你们都有成为书法家的天赋,下带点已经写得无限接近书法家了,接下来的学习,相信你们会做得更好,我们一起加油! 2、观察:请看这个字, “少”字教师指导观察。 (1)中间一笔是垂露竖,它起笔的位置在哪里? (2)上挑点的位置在哪里?下带点的位置呢? (3)想象:这两点一低一高,他们好像在干什么? (4)撇画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少”字字形纵长,上宽下窄。 3、示范:师生同写老师边念:中间垂露竖,上挑低,下带高,长撇带弧度,撇到点外部。教师讲解--写字时,笔断意连,一气呵成。展示--交流学生的书写。 4、临写:第二遍师念动作要领,学生临写。自己对照教材找出优缺点,再写三遍。相机展示优秀作品。 5、是谁将这个字写得这么美呢?他就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 6、总结:孩子们,“美”正在你们的笔下诞生。回忆一下,我们临写“少”字的过程吗? 先(观察)【胸有成竹】后(临写)【反复练习】。 六、“益”字: 1、请大家按照临帖的步骤,先观察后临写,临写“益”字。重点观察两点的位置、上下结构的比例。 2、教师巡视辅导,相机展示评价。 七、创造: 1、请各位小小书法家将这两个字,以最好的水平写到书法作业纸上。指导要领:左窄右宽,上下排列,正文大落款小。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相机展示评价。 八、拓展:孩子们,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