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70534

2021年暑假七年级语文衔接拔高(课件(共21张PPT)、教案、学案、练习)第2讲诗歌鉴赏之整体感知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27664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案,整体,鉴赏,诗歌,练习,2021年
    第2讲 诗歌鉴赏之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背景,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2.品味其优美的语言,提高对古诗的审美情趣。 【知识讲解】 诗歌鉴赏———五根拐杖 夜 归 周密 夜 深 归 客 依筇① 行 ,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 斜漏补衣灯。 [注] ①筇:此指代竹杖。 本诗蕴含了什么情感? 思乡:这首诗通过“夜归”二字可以看出,作者在深夜以客的身份匆忙往家归,深夜归家,不顾行路艰辛,可以看出作者怀乡思归的急切之情以及家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又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由题目中的“———“忆”可看出这两首是对亲朋故人的思念之情。 知人论世 1.了解与掌握诗歌创作背景 鉴赏古典诗歌,一般要联系其写作背景,才能从深层次准确的而不是牵强地把握主题。古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大致分为社会政治和作家个人境遇两个方面。 2.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 (1)诗人自身际遇及个性展示 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虽然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但在同一社会背景下,诗人的不同际遇也会在诗歌中有不同的反映,这就表现出诗人的经历与境遇所决定的诗歌的特殊主题。 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个诗人——— 辛弃疾一生抗金,收复中原,这成了他的作品的主旋律。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位卑未敢忘忧国”,直到临终所想到的都是收复中原失地,其《示儿》成为其爱国诗篇的绝唱。 杜甫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结合全词思考,这首词下阙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作者一生为了国事奔波南北,回来后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并且晚年处境艰辛,居住在萧瑟破败的庙宇中,尽管如此,但作者半夜醒来,关心的仍不是自己的处境,突现在眼前的却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全文表现了作者在失意中仍不忘抗金,报效祖国恢复中原故土的情怀。 东 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石大貌。 章法———鉴赏的捷径,主题的依托。 苦 寒 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①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②,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③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 ①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②热官:指有权势的大官僚。③帏箔:帐幔和帘子。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初冬边疆骤冷,战士们衣薄难眠;后四句为第二层,写京城官僚暖床醉酒,长睡不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里的景是:空荡荡的台、千古自流的江水、落日下的山峦、青天、长江水、水中白鹭洲。这里的事件是:诗人游凤凰古台、看到吴宫上演的今昔变化、感受晋代衣冠成冢。不难看出,前者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依旧,后者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经历由盛到衰的变化往事。有变的,有不变的,人世沧桑巨变,自然景物亘古永恒,古今对比,推导出诗人在抒发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再看尾联:景,浮云、太阳;事,诗人望长安而不见;情,愁。“浮云蔽日”有深意,“云”轻浮不定,与左右逢源的奸邪小人相似;“日”为天的代表,指皇帝天子。浮云蔽日使自己不得见长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