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7208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课件+同步练习(语文版九上)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621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2课,扁鹊见蔡桓公,课件,同步,练习,文版
    《扁鹊见蔡桓公》同步练习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治将益深 将:_____ 益:_____ 深:_____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 _____ 走:_____ 3.桓侯故 使人问之 故:_____ 使:_____ 4.汤熨之所及也 汤:_____ 及:_____ 5.臣是以无请也 是以:_____ 6.使人索扁鹊 索:_____ 7.火齐之所及也 齐:_____ 8.立有间 间:_____ 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好:_____ 10.桓侯不应 应:_____ 11.居十日 居:_____ 二、简答。 1.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 2. 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 3. 蔡桓公屡次拒绝扁鹊的善良劝告,表现了蔡桓公什么心理状态? _____ 4. 简要介绍本文作者及出处。 _____ 三、阅读训练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还xuán B腠zòu C汤tāng D齐qí 2.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3.用原文填空 ⑴第四次见蔡桓公,扁鹊为什么“望桓侯而还走”? ⑵体现桓公固执、自以为是形象的句子是 4.本文说明的道理有以下四种理解,请选出最妥当的一项。 A说明扁鹊医术高明,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B说明扁鹊治病救人,有高尚的医德 C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D告诫人们过分骄傲自信而不想念群众是错误和危险的。 5.由本文内容演变成的一个成语是______ 6.拓展填空 忠言________,良药_________。 答案: 一、1.将要、更加、厉害。 2.通“旋”,转身;跑 3.故:特意;使:派遣 4.汤:通“烫”:热水,及:到 5.是以:因此。 6.索:寻找 7.齐:通“剂” 8.间:一会儿 9.好:喜欢 10.应:答应 11.居:过 二、 1.因为蔡桓公的病已经到了骨髓,无药可救。 2.不要讳疾忌医,有病就要及时找医生治疗。 3.害怕别人知道他生病的事实。 4.《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作者韩非。 三、 1.A 2.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的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3.(1)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2)寡人无疾。 4.c 5.讳疾忌医 6.逆耳,苦口(课件网) 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 其散文长于推论事理,词 锋犀利,剖析入微,善用寓言说明问 题。 与孟子、庄子和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 “喻老”: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六十三章》 计划克服困难,要着手于它还容易的时候;干大事,要着手于它微细的时候。天下的难事,一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一定开始于微细。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 扁鹊出,桓公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 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 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 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属,无奈何也。今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