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280900

花城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11课 歌曲 《牧童谣》|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0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99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花城,牧童谣,格式,教案,歌曲,11课
  • cover
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课题 花城-出卷网-2012版一年级上册第11课《感知音的高低(四)》 课型或模块 唱歌课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执教人 教学目标 设计提示:教学目标请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参照,每一课可重点采用一至两条学科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1.审美感知;2.艺术表现(创造表现含于此中);3.文化理解(包含传承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和理解世界各民族多元音乐文化)。 1. 复习巩固“3、5、6”3个音的手号,学会“2”的手号。 2. 能自己打手号演唱歌曲《牧童谣》的1、2、4小节的旋律,并随音乐演唱歌曲。 3. 能用“1、2、3、5、6”创编旋律并打手号演唱。 4. 能听辨出“1、2、3、5、6”,用手号表现音高关系并唱出来。 教学重点 学会“re”的手号,并打手号唱出歌曲的第1、2、4小节的旋律。 教学难点 准确地用手号表示音高,唱准每一个音。 教学内容分析 《牧童谣》是一首由“2、3、5、6”4个音组成的短小歌曲,全曲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分节歌,整首歌曲大量使用衬词“那斯那斯嗨”每段只有一句歌词,以一三段问、二四段答的形式呈现。音乐优美抒情,表现了牧童们放牧时悠然自得的情形。本课内容丰富,歌曲短小却五脏俱全,非常适合一年级的学生感受音高,巩固、学习手号。 ? 教学策略 在演唱过程中用钢琴辅助学生调整音准、帮助学生记忆音高。 用手号直观地启发学生理解音的高低,识别每一个音的唱名及音高。 强调听辩游戏,让学生更乐于、更专注地感受音的高低。 歌曲设问并回答,让学生更快地记住理解歌词,更投入地进行表演唱,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出示旋律,启发学生用“12356”的音创编歌曲,激发低年级孩子的创作欲。 让学生在钢片琴上敲击出音符,自己动动手来感受音高。 通过演唱对比,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带来不同的音乐情绪。 感受相同音乐形象的不同音乐类型,感知不同音乐体裁的表现形式。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教具准备:钢琴、竖笛、钢片琴、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复习导入(复习小音库里所储存的音符) ? 教师弹奏钢琴,复习“1、3、5、6”手号及音高 学生回顾小音库的音符,并演唱出来;记忆教师的声音,打手号唱出小音库里的音。 钢琴、ppt课件、 对学生的音准音高和歌唱状态进行评价;教师打手号示范,要求学生记忆音高。 通过复习演唱与记忆,模仿演唱音符,学生加强对音高的概念、把握音准以及对手号的运用。 展开阶段 新课教授 (一)学习新的音符2(re) 1、教师弹奏1.2.3.5.6学生找出有何不同,教学生打2(re)手号。 学习“2(re)”的手号,唱准音高,通过音高排列图展示音的高低。 ?? 新课教授 (一)学习新的音符2(re) 1、学生发现新的音符2(re)并学打2(re)的手号,通过音高排列图感知音的高低。(从低到高演唱音阶,再从高到低演唱音阶) 钢琴、ppt课件、钢片琴 1、对学生的音准、手号打法进行阶点评。 1、在听辨中发现新的音高伙伴“2(re)”,初步感受“2(re)”在音高排列中的位置,学会“2(re)”的手号。 2、用小音库里面的5个音符玩游戏,教师指唱音程,学生倒过来打手号演唱(如1—2,2—1) 2、学生打手号唱音程。 2、教师指唱小音库里的音符玩游戏,先是二度,再上升到四度、五度。对学生音准及发声给予阶段性评价。 2、学生打手号唱准音库里每一个音所构成的音程。 3、视唱旋律 (1)划拍演唱旋律。 3、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划拍视唱旋律。 3、对学生的旋律视唱与表现作形成性评价。 3、巩固音高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不断调整音准。 4、小小作曲家游戏。 出示节奏卡片 1 32 |1 ( )||、 5 65 |1 ( )||、 5 32 |( ) 2||。选用小音库里的音(12356)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