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28277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比较

日期:2025-05-15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98761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郑和,西洋,哥伦布,航海,比较
  • cover
(课件网) 2005年7月11日中国正式将这一天定为“航海日”,这一天跟我们古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郑和更伟大?哥伦布更伟大? 战船 水船 粮船 坐船 马船 大 宝 船 飞燕阵编队 明成祖时中国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强盛,是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船只数量 船只大小 携带的货物 随行人员的数量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200多艘 海船长151.8米,宽61.6米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 出海人数最多时达27000多人 最少一次3艘,最多一次17艘 长24.5米,宽6米 牲畜、农具、种子、粮食 最多一次1000多人 就郑和船队之规模、装备、技术等航海能力而论,当时中国人完全能够完成地理大发现。这已经为中外史学界所公认的了…… ———《论郑和下西洋》 ★“宣德化而柔远人,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活动,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 ★在西方,西班牙国王同意哥伦布的航海探险请求时,不仅封他为贵族暨大西洋海军元帅,更准他担任未来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总督,而且这些头衔都将世袭。此外,新发现土地上产品的归他所有;他也能参与新土地上所有的商业活动。远航探险不仅可以带来荣誉,更可以致富。 分析了这些材料之后,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郑和没有能发现新大陆呢?是没能力发现还是什么原因? 中国统治者是为了宣扬国威,扬名四海。人们都觉得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不赞成航海事业。西方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黄金,掠夺土地,发展贸易。中国纵得“奇宝”也只是供统治者玩乐,而西方是用于投资发展工商业的。 中国不是不能发现,而是志不在此,根本没往这方面想过。……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分别是出于什么目的? 1.宣扬国威; 2.加强与海外诸国的外交联系; 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4.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1.直接目的在于寻找黄金。 2.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 3.掠夺土地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 郑和 哥伦布 (1)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 (2)在迎接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马达加斯加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准备在三保山上建立郑和纪念馆。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体现了郑和的睦邻友好精神,正因为郑和是一个和平使者,才受到了世界人民的缅怀;正反例子的比较充分表明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和侵略) 结果 郑和下西洋 花费巨大,国库不济,航海停止,后来的皇帝采取闭关锁国,国运渐衰 哥伦布航海 掠夺了巨额财富,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奠定雄厚基础 影响 郑和:加强了明朝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和友好往来,使明帝国威震海内外;但也给明朝政府造成巨大的财政经济负担; 哥伦布: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但也给拉美人民打来了灾难; 东西方航海的对比 中国 西方 规模 手段 航海目的 部分结果 “航空母舰” “小渔船” 和平亲善 东方金梦 厚往薄来 殖民扩张 造福亚非 祸殃美洲 哥伦布航海:功过相当,功魁祸首(功:哥伦布航海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过:对印第安人进行殖民侵略,实行种族灭绝。) 郑和下西洋:尽管没有发现新大陆,但绝对不是“杨白劳”。 伟人已逝,精神永存。伟大的郑和给我们留下了怎样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呢?你们认为我们应从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中吸取什么经验和教训呢? 情境1:郑和是我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诞生在云南昆明。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