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292934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7课 歌曲《游击军》|花城版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6840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课,歌曲
  • cover
《游击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唱,学生能感受到游击军英勇杀敌、顽强拼搏,学习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 2、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感知力度的变化,了解力度的强弱对比运用,在描绘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3、掌握力度记号、反复记号。 教学重点: 学会控制气息、控制声音,通过歌曲力度的变化表达歌曲情绪。 教学难点: 附点八分节奏的掌握及声音控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师:同学们,今天在这个新的环境下与你们见面,感觉很新鲜也很快乐,那么老师先要对大家进行测试,看看你们的模唱能力如何。 三、跟老师一起模唱。(用“啊”模唱,师弹钢琴) 设计意图:将歌曲旋律变向提取前置模唱,熟悉旋律。 四、通过刚才的测试,老师发现大家的模唱能力非常强,音准也特别好,现在我们要尽心节奏模唱。(用“da”模唱) 设计意图:将歌曲中难点节奏变向提取前置训练,熟悉节奏型。 五、通过这两轮测试,老师觉得大家的音乐素养很高,现在我们来听一首曲子,听完请同学们告诉我,你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获取到什么信息。(播放歌曲) 设计意图:学生会得到“游击队”、“军人”、“打仗”这类信息。 六、讲解伟大的作曲家“冼星海”及他的作品《游击军》。 (冼星海是近代杰出的作曲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毕业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群众歌曲) 七、请大家再听老师用钢琴演奏一遍,注意力度的变化。 八、请学生用拍手的方式,随着老师钢琴演奏力度的变化而控制击掌的力度,感受歌曲的力度变化。 pp < p < mp < mf < f < ff(讲解力度记号)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反复听了好几遍,对乐曲也比较熟悉,再加上反复对力度变化的讲解与体验,很容易学会歌曲。 九、结合前面的节奏训练,对歌曲演唱进行反复训练,准确演唱歌曲。 十、用情境式教学法,模拟感受游击军行进状态,根据歌曲的情绪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会对这种角色扮演情境式表演唱产生较高兴趣,有助于歌曲的教学。 十一、请学生上台演唱、表演,其他同学一边欣赏一边根据情绪及力度变化进行律动。 十二、全班同学进行表演唱。 十三、初步介绍歌曲二声部,为下节课二声部教学做铺垫。 十四、谈谈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十五、组织下课。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