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瑶族舞曲》 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作品,以瑶族的民间舞曲《长鼓歌曲》为素材。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表达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无比欢乐的心情。乐曲为单乐章复三段体结构,开始轻柔的拨奏出模仿瑶族特有的长鼓敲击声,在长鼓的敲击声中奏出幽静委婉的第一主题,犹如小伙们敲起了心爱的长鼓,姑娘们跳起来优美的舞蹈。第二部分为抒情的中板,音乐描绘抒情而温馨的意境,恰似一对恋人在边歌边舞。第三大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浓缩了第一段的内容,乐曲在强烈的节奏中推向高潮,在快速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教学目标 : 1、了解我国“瑶族”风土人情,初步感受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2、通过欣赏《瑶族舞曲》各主题音乐,从情感体验入手,分析音乐要素,提高学生音乐的理解力和感知力。 3、能背唱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能在教师启发下自编身势动作随乐参与表现,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场境。 教学重点: 背唱乐曲第一、二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 对比第一、第二音乐主题内的重要变化,两个主题间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请大家欣赏一段瑶族长鼓舞,请仔细观察学一学或创编拍击长鼓的动作 师:谁愿意来学一学或者创编拍击长鼓的动作? 师:你的动作学得真像!你真有想法!你拍击长鼓的动作很特别!长鼓舞是具有独特风味的民族舞蹈,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等喜庆的日子表演。今天,让我们跟着《瑶族舞曲》一起去感受瑶族音乐的魅力。 二、欣赏《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 1、学习第一乐段(A段) (1)完整聆听第一乐段,初步感受 师:首先我们来听第一段,你听出有几个音乐主题?他们在干什么? 生:有2个音乐主题。 师:仿佛人们在干什么? 生:打着长鼓,跳着优美的舞蹈,好像在庆祝什么节日。 师:你们说得真好 (2)学习第一音乐主题 ①哼唱第一主题 师:首先我们来听一听第一主题,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优美,抒情。 师:我们带着“lu”音来哼唱这段优美的旋律。 师:加上谱试一试 师:这段优美的旋律上还加入了美妙的歌词,来唱一唱。 生:生演唱主题一旋律 ②聆听出现的次数,力度的变化 师:多么美的场景,听,在这段旋律中,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时演奏的乐器有什么变化? 生:出现了3次,演奏的乐器越来越多。 师,主题第一次出现时,是什么乐器在演奏? 生:二胡 师:是高胡,它和二胡的音色相似,高胡的独奏就仿佛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越来越多的乐器加入演奏仿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舞蹈的行列。 可省略(师:我们再次聆听这段音乐,主题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认真聆听高胡的音色,第二遍出现的时候带 “lu”音哼唱,第三遍出现的时候加入歌词演唱。注意你演唱的声音弱一些,注意聆听音乐。) (3)学习第二音乐主题 ①哼唱第二主题 师:(可省略部分:旋律很优美,你们的歌声也很优美。) 接下来,我们来听第二主题,它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生:情绪欢快、热烈 师:我们带着“la”音哼唱一遍。 师:你的声音再跳跃、轻快一些就更好了。 ②聆听出现的次数,力度的变化 师:再来安静的聆听,第二音乐主题在这段旋律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演奏时,力度有什么变化? 生:出现了2次,演奏的力度越来越强。 师:演奏的力度越强,仿佛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热闹。在这个欢快、热烈的场面,少不了长鼓的加入,你能分别给紧密和疏松的节奏加上不同的长鼓动作吗? 生:创编,师作指导 ③加入敲鼓节奏,进行律动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强调力度和韵律)。 师:加入第二主题旋律中试一试。 师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