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297991

8.3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223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答案,下册,社会,历史,八年级
  • cover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3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  ) ①严复 ②谭嗣同 ③康有为 ④梁启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2. 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 迁都. 变法”。可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 A.拒和 B.迁都 C.革命 D.变法 3. 公车上书后,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从事的活动包括(  ) ①创办报刊 ②组织学会  ③创办新式学堂 ④领导武装起义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在天津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 ) A???????????????? ???B?????????????? ????C??????? ???????????D 5. 1895年,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其创办者是( ) A.谭嗣同 B.严复 C.梁启超 D.康有为 6. 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是( ) A.训练新式军队 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7. “……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句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时哪项政令的实施情况(  ) A. 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  B. 创办新式学堂 C. 发展农业和商业    D. 训练新式海陆军 8. 国家话剧院上演《北京法源寺》,这部戏截取了戊戌变法最具戏剧冲突的十天,用舞台的形式展开一段澎湃的故事。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训练新式军队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废除科举制度 9.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责西汉的古文经书全系刘歆伪造,《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打扮为“改制立法”的祖师爷。两本书都没有充分的. 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可见,维新变法失败是由于(  ) A.顽固派势力强大 B.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时冒进 C.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D.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10. 维新派的改革遭到了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 A.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B.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11. 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约180条。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多达100万人被突然中止生计,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这段话反映了戊戌变法过程中( ) A.光绪皇帝软弱无能 B.资产阶级妥协让步 C.改革措施操之过急 D.顽固势力发动政变 12.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居住在上海的人们获得战场消息的最佳方式是(  ) A.阅读《新青年》 B.阅读《申报》 C.阅读《民报》 D.阅读商务印书馆的小册子 13. 戊戌变法后,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出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  ) A.《中外新报》 B.《申报》 C.《新青年》 D.商务印书馆 14. 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学校有( ???) A.?北洋西学堂????????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D.?同文馆 15. 生活在民国初年的人们,在文化与教育事业方面能感受得到的进步有 (  ) ①入读新式学堂 ②看《申报》 ③参加科举考试 ④买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物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光绪帝发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