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04307

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 上海弄堂 (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00433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课
  • cover
五年级 第一学期 单元:第四单元 都市景观 课题:上海弄堂 教案来源: 自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平行透视的知识,学会用在玻璃片上表现有平行透视现象的石库门主题弄堂。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和尝试过程中,学习用玻璃片的特性结合透视知识表现主题石库门弄堂的纵深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身边的本土特色建筑,体会浓郁历史风貌的同时,发现透视的美感,带着创作的兴趣去尝试用各种材料--玻璃片\笔\玻璃颜料等去表达自己所领悟的美感,从而达到发自内心的热爱上海,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表现平行透视现象 ●教学难点: 学会借助透明玻璃片表达对象的消失点、视平线、高体现纵深感 ●教具: 透明玻璃片、铅画纸、彩色玻璃颜料、手绘笔、优秀作品、主题展示道具等 ●学具: 透明玻璃片绘画系列、主题照片等 ●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都市景观中的一课,之前的《写生建筑模型》、《都市情怀》都是从几何、透视的角度在学习与透视相关的知识。而本课从身边的风景入手,通过熟悉的环境观察、对比去了解平行透视的知识。其实这些景观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需要教师将其归纳成理性的知识。但是常规单一的形式归纳理性知识不免枯燥。将引导学生:通过软件操作、综合材料的绘画,尝试用有趣、变化更多的形式去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也有助他们寻找、关注到自己的作画兴趣点,从而推动他们更好的理解与创作,也为之后的同一景物不同角度的构图知识作铺垫。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同学们对这些身边的主题景观非常有兴趣,在之前的单元学习中也掌握了透视相关的知识.。而在本次因为日常看到的高楼大厦不一样,不同的视觉经验唤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然而在观察、感受了这些主题景观之后,我们尝试通过一种更有趣的方法去归纳作为载体去绘画主题景观,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兴趣。而这个方法就是改变日常传统的媒材、绘画体验,先用具有透明度的玻璃片叠加一次作业初步解决重难点,后利用玻璃片的厚度增加纵深感与立体感,保持学生创作痕迹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兴趣点与探究心。 教学过程 时间 环节 教师活动 关键提问 设计意图 2 欣赏与讨论 (观看手作幻灯)猜一猜游戏的名称以及出现的地点。(背景音乐) 回忆弄堂游戏,设置课堂情景。 揭示弄堂的由来: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租界内开始出现了总是有一圈石头的门框的石库门连排建筑,呈西方联立式住宅的布局方式。一排排石库门住宅之间,形成了一条条“弄堂”。(根据ppt播放同声) 2、出示课题: 《上海弄堂》 呈现完整教具 ●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 在以前呀,没有大型的游乐场,也没有小区的广场,那你知道小朋友是在哪里玩的吗? ●我们来看一下弄堂的由来? ●上海弄堂里的石库门是承载了上海的一段历史,是非常有特色的建筑。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绘画上海弄堂里的石库门。 唤起弄堂游戏的记忆,交流与感受的过程中体会到上海弄堂的由来,初步领略到石库门的人文气息 简单了解上海弄堂、石库门的由来和特点 育人侧重点: ●关注身边的城市建筑的风貌情况 3 感受与体验 出示石库门的图例 师:在绘画石库门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实景是这样的,画笔下的是这样的,但这幅作业却是这样的。 从你们的结论中我们发现绘画此类题材的时候要考虑“画面布局”“透视”“线的表达”,但是今天我们主要学习“透视”。 ●看一看:他的画面出现了什么问题? ●所以,我们在绘画石库门的时候要注意哪几方面的知识呀? (副板书) ●画面布局 ●线的表达 (主板书 ) ●透视 通过对比、观察,寻找出作品的缺点,明确本节课的重点 育人侧重点: ●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感受、意图的情况 师:(小结) 1、立体感 2、远近感 3、近大远小 4、近宽远窄 师:透视: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