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框住记忆》教案 教材分析: 《框住记忆》本节课是一节手工制作课,学习领域是设计和应用,主要是利用身边容易收集的废旧材料,通过卷、捆、剪、贴、包、缝等制作方法。进行组合并加以艺术装饰处理,制作出有创意的相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前一节平面手工制作课的基础上向立体造型的更深层的学习,同时通过对这节课的作品的欣赏、评述来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为下节课做辅垫,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纵向看这节应用设计课在小学阶段快结束时开设也是为初中阶段学习应用设计课起个桥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制作相框的方法 2.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富有个性的相框,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3.通过制作相框,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热爱同学,热爱班级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掌握制作相框的方法 难点: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富有个性的相框 教学准备: 课前制作一些相框、让学生收集制作相框所需材料,如:见到、卡纸、毛线、木棍、双面胶等等 六、教学过程: (一)课堂约定 1.认真倾听别人发言 2.讨论时请降低声音分贝 3.课后请带走自己的垃圾 4.课堂召集令:1、2 (二)导入 1.课件出示一段视频,视频里记录的是本班孩子小学阶段的部分班级合照。观看完视频,师问:这视频里的是谁啊,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请一两位同学进行分享 2.师:是啊,通过照片唤醒了我们曾经美好的回忆,那这些美好的回忆美好的照片,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把它保存好呢? 引导学生说出相框,师:是的,咱们可以用相框把我们心爱的照片保存起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框住记忆》把。板书《框住记忆》 (三)新授 1.课件出示各类相框图片让学生欣赏,并引导学生分析相框的形状、材质(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相框想要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但是在欣赏的时候我想让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去欣赏,第一个请观察相框的形状,第二个请观察相框的材质) 形状:方形、圆形、心形、不规则图形 材质:木棍、卡纸、纽扣、雪糕棍…… 2.分析相框结构: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相框向同学们展示, 3.分析制作方法: 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制作好的相框(有用剪刀裁剪制作的,有通过麻线捆绑制作的,有通过粘贴制作的等等),小组观察相框,讨论总结制作相框的方法 制作方法:剪、贴、捆、卷、包、缝 4.主题活动:即将小学毕业的我们,小学六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相框,留下属于我们的珍贵记忆吧。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制作时间18分钟) 5.作品展评: 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上台展示本组作品,展示的同学可以描述一下本组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以及分享相框内照片的故事 6.评价总结 (1)这节课让你印象最深刻的环节? (2)这个环节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3)即将毕业,你想对同学或老师说些什么? 7.教师小结 8.板书设计: 框住记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