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12460

第7课《醉花阴》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235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7课,醉花阴,教案,2020-2021,学年,人教
  • cover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情感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 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这说的就是词苑奇葩李清照(奇葩:原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比喻出众的人才,多形容奇才天才,罕见的独一无二的。现多用于调侃或讽刺。)这两句诗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 , 下面让我们先来回顾下初中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走进李清照 名门闺秀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曾任礼部员外郎。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夫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满。南渡不久,丈夫病死,李清照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最后,怀着对家国之思,在极度的愁苦和孤寂中死去。 2.李清照和“闺怨词” 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 李清照在诗词文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最擅长的还是词,是婉约派代表词人,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被称为“易安体”,词集《漱玉集》。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亦称“一代词宗”。 3.写作背景 李清照一生的创作受到了哪些社会变迁、个人遭际的影响? 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孤的灾难与不幸。南渡前的作品,一类是歌咏自然,表现作者天真活泼的个性,和关心美好事物的。这类作品感情真挚,富有青春活力,风格清新、明快;一类是写闺情生活,抒发离情别绪,表现伉俪之情和惜花伤春的。 这里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着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醉花阴》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三、1、自由朗读 2、示范读 3、齐读 交流讨论:1、词中哪个字体现了对丈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 2、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 3、作者用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愁情别绪? 4、“莫道不销魂”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1.【提问】李清照一生的创作受到了哪些社会变迁、个人遭际的影响? 【明确】李清照生于北宋,父亲李格非兼通文史,母亲王氏也能文。李清照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幼便具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早有文名。十九岁结婚,丈夫赵明诚当时在太学作学生。他们婚后的生活相当美满,二人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刻等。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