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313355

赣美版 吧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幽默的形象

日期:2025-10-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34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课
  • cover
幽默的形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激发学生绘画、想象能力的提高; 3、初步了解漫画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过程于方法: 1、引导学生欣赏漫画作品,分析讨论漫画。使学生能了解漫画的内涵,提高学生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漫画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关心生活、进而热爱生活。 2、通过对漫画作品的欣赏,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幽默的内涵,能够理解地去欣赏漫画艺术。 3、通过对漫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悟力。 [教学重点] ? 能分析幽默形象的特点。 [教学难点] ? 理解作者创作含义。 [教学方法] ? 讨论 [教具] 相关图片等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幽默是智慧的火花,幽默是情感的表达。它或许是使人发笑的一句话、一种偶发的瞬间表情与动态一段小小的故事……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幽默的故事发生,同学们是如何记下发生身边的幽默故事的?(学生自主回答:语言、文字、绘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画家是如何把他们身边发生的幽默故事记录下来。 (出示图片:老夫子等漫画图片) 我们刚刚欣赏的图片是表现幽默的一种形式,我们把这种形式叫做“漫画”,“漫画是表达幽默形象的主要形式。 板书:幽默的形象 漫画———表现幽默形象 二、引导分析 共同探究 同学们知道“漫画”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1、欣赏 出示图片(1)大师马三立漫画图片(2)卓别林图片 提问:你能说一说画的两个人物的特征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的特征是两只大大的耳朵。卓别林的形象是有小胡子、礼帽、翘头皮鞋和文明杖。” 引导深入:漫画和真实的人有什么区别?(出示大师马三立照片、卓别林照片) (学生对比、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漫画和真实之间是有区别的,漫画一般运用简约、夸张的手法,强化人物的某一特征。除此以外漫画还能通过比拟、象征的方法,简练概括出种种画面,从而表现出幽默诙谐的形象和画面效果,在逗人开怀一笑之余,使人得到许多启示。 板书:简约、夸张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两组图片,看一看同学们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出示图片(3)三毛流浪记 提问:三根活泼的毛发是张乐平笔下三毛形象的重要标志。人物在画中是怎样表现的?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适当引导:三毛的生活贫穷,但为了不被惩罚,用炭给自己画了衣服…,教师对学生发言作鼓励性点评后小结) 教师小结:“张乐平用简练的手笔,将孤苦伶仃、辗转流浪,但又善良聪明的三毛表现得生动而感人,并对悲苦冷酷的旧社会进行了揭露和讽刺,使读者产生一种笑中有泪的情感体验。”可见,漫画还使人得到启示。 板书:使人得到启示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图片(出示“父与子”中的图片,并欣赏教材中的图片) 图片(4)父与子———废寝忘食 ? 提问: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父与子》连环画家喻户晓,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它是怎样表现父与子的? 小组讨论。 “卜劳恩从他与儿子身上,找到了父与子的形象和故事,经艺术加工,塑造出了幽默与情趣,表现了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 三、自主探究、引导深入 刚才我们欣赏了几组漫画,现在请同学们一起看教材第3页的《脚踏车》、《决心》、《六个和尚》、《自给自足》。 (出示图《脚踏车》、《决心》、《六个和尚》、《自给自足》) 师:你认为怎样的形象才具有幽默感?选择一幅你最感兴趣的图例,说一说你对作品的感受。 (学生分组评论) 四、小结 漫画给人以深思,同学们,你也能用这种形象把你身边的人物或事物表现出来吗?同学们课后可以试一试。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