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17967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家国天下课件(2份打包)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31278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份,经典,中国文化,选修,人教,新人教
    (课件网) 相关读物 童 心 说 【硬核预习】 一、走近先贤 “异端”思想家———李贽 1.生平简介 自主预习·夯实基础  李贽(1527—1602),字卓吾,号宏甫,又号温陵居士。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 为官期间,他目睹朝廷及官员们腐败无能,常与上司发生争执。他经受过倭寇侵掠、灾荒贫困的痛苦,看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艰难,在新兴的市民运动推动下,希望能找到与宋明理学不同的“道”。他曾接触过王守仁学说,并研究佛学。归隐后,主要从事研究、讲学和著述。 1602年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下狱,在狱中受到严重迫害,不堪忍受,自杀身亡。 2.思想倾向 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他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不掩饰道德的功利实质。他还认为“趋利避害,人人同心”,公开宣称自私出于人的天性,“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早年反对程朱理学“理在气先”“理能生气”的观点,认为世界“惟是阴阳二气”,“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自然观方面有唯物主义倾向。 3.文学主张 重视小说、戏曲的地位,将《西厢曲》和《水浒传》称作“古今至文”。 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必须抒发己见,从“绝假纯真”的“童心”出发。 4.著作 有《焚书》《续焚书》《李氏文集》等。 李贽的经典语录 1.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 2.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 3.物不经锻炼,终难成器;人不得切琢,终不成人。 4.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5.能下人,故其心虚;其心虚,故所广取;所广取,故其人愈高。 6.能自立者必有骨也。 二、文学常识 《童心说》 《童心说》是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的一篇议论文,收录于《李贽文集》。该文有着很大的震撼力。 他以“童心说”反对把文学作为阐发孔孟之道的工具,甚至把矛头指向孔孟及儒家经典,指出他们的说教非“万世之至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他以“童心说”反对复古主义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理论。他认为文学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出好作品,而作品的优劣不是愈古愈好。 他以“童心说”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进而把《西厢记》《水浒传》列为“古今至文”。 一、背景透视 在中国古代,孔子、孟子被尊为圣人,《四书》《五经》被奉为神明,儒家的义理被定为不可逾越的戒律,鲜有人敢于藐视他们的权威。然而,明代的思想家李贽,则以其《藏书》《焚书》等著作非孔孟,贬儒经,斥义理,他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思想犯,七十五岁高龄时以宣扬“孔子之是非为不可据”等叛逆言论,被扣上“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入狱,最后“不可辱而自刎”(詹轸光《李卓吾碑记》)。《童心说》就是反映李贽“异端”思想的名篇。 李贽是泰州后学人物,曾拜何心隐为师,后又师从王艮之子王襞。因而,李贽 的学术倾向既有明代心学的属性,又有泰州学派“异端”的色彩,且比泰州学派走得更远。李贽的《童心说》就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特色。心学的主题是心、性、良知,李贽也讲“心”,但李贽讲的是“童心”。李贽从颜山农的“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破题论述“童心”,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也就是说,“童心”是人生之初的纯真无妄的赤子之心。 李贽死后,他的书多次遭到禁毁,但是他的思想却被广泛传播。“五四”前后,李贽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资源。 二、知识延伸 李贽的“童心说” 《童心说》是李贽公开讨伐假道学、假文学的一篇檄文,有着很大的震撼力。综观李贽的文学观点可概括为三点: 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