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325131

花城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 第3课 歌曲《保卫黄河》|教案

日期:2025-10-1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7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花城,六年级,下册,音乐,3课,歌曲
  • cover
歌曲《保卫黄河》教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二、通过学习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以及音乐的时代表现力。(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通过诗歌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三、富有表情、激昂地演唱歌曲;正确且形象地演唱二部轮唱; 四、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以及所蕴含的爱国情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富有表情、激昂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教学难点:学习轮唱的演唱形式,并能跟随老师的指挥进行简单的二部轮唱。 解决方法:通过欣赏、分析、感受、对比、表现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欣赏导入;感受情绪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出示图片) 问:这组图片所展示的是什么?(黄河) 黄河九曲十八弯,那么它在中国地图中的什么位置呢?(出示中国地图):简介黄河流域图,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这节课我们学习《黄河大合唱》中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出示课件、课题) 二、新课教授 师:这首歌曲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它诞生于抗日战争时代,已经经历了六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任然在华夏大地传唱不衰,给中国人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遍《保卫黄河》》 1、初听《保卫黄河》(播放课件音频) 边听边思考:a、歌曲是什么速度?情绪是怎么样的?(快速、紧张、激烈)什么演唱形式?(轮唱) 2、什么是轮唱? 讲解“轮唱”的知识。“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这种演唱形式称之为轮唱。 也叫“卡农”(抗日浪潮此起彼伏,波涛汹涌,前仆后继,一浪推一浪) 复听《保卫黄河》(播放课件音频) 提问:你有发现了什么? 有没有发现《保卫黄河》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歌词,但是却给我们带来很强烈的感受)让我们先来感受歌词的内容,请同学们将歌词朗读一遍(出示歌词) 再听《保卫黄河》(播放课件音频) 思考:两个声部中在演唱上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解决问题:最后的乐句(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这一处作者运用了模进的方法充分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 6、学唱《保卫黄河》 直接分组分声部轻声演唱 7、学习二声部轮唱 提问:轮唱与齐唱演唱有什么不同?齐唱对抗战有什么影响?(激励人们前进、坚强的决心和英雄气概、同心协力、一起抗战)轮唱的作用是什么?(一浪推一浪、前赴后继) (引导学生领悟到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的表现抗日浪潮遍布华夏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8、歌曲处理:。 同学们觉得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这首歌曲才能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情绪(特别是最后一句,旋律具有推动力休止符处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56为基调从1、2.3不断的扩张,这是运用了模进的方法)讨论分析,找出旋律的规律(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完整演唱歌曲。(播放课件伴奏) 同学们已经会唱这首歌《保卫黄河》那么知道歌名为什么叫“保卫”吗? (因为我们的母亲河也曾经受过屈辱。) 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那是在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全国上下立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浪潮。1938年冬,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由陕西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峡激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耳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