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题:第四课?春天的歌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能听辨出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认识民族乐器———笙,并记住笙的音色特点。 3. 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准确的分辨出笙,记住笙的音色特点;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为《杨柳青》进行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教学难点:听辨并掌握不同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特点,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组织导入 1、古诗《春晓》,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春”。 3、既然到了春天,提问:春天你们最喜欢干嘛?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春游,但是这个地名藏在这首古诗里面,请同学们认真地朗读一遍找出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哪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那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去哪里了吗?学生自然揭题———�扬州”。 简单介绍扬州,那让我们一起去游览扬州的美景吧。出示扬州风光图,让学生欣赏画面。 5、点出今天所欣赏的乐曲《杨柳青》 教学步骤 1、先带领学生欣赏歌曲版本的《杨柳青》,并介绍歌曲的特点,再引出民乐合奏版的《杨柳青》 2、初听音乐,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和演奏形式 设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猜想乐曲的主要是由哪几种乐器演奏的? 介绍乐曲中演奏的乐器,并详细民族乐器“笙” 4、聆听第一段 设问:聆听第一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猜想哪一个乐句在其中重复的最多次?你能为这个节奏伴奏吗? 5、聆听第二段,感受第二段的情绪,比较第一段与第二段情绪的不同 设问:第二段主要演奏的乐器有哪些?你能模仿出它的演奏姿势吗? 6、聆听最后一段,感受中软的音色,介绍中软。 7、最后完整聆听全曲,在乐曲第一段“1 1 1”处拍手伴奏,第二段模仿乐器演奏姿势,第三段“1 1 1”处拍手伴奏。 四、课堂小结 总结今天课堂所欣赏乐曲的特点,认识的民族乐器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