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44035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学案(4份打包)新版新人教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31233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题,人教,新人教,新版,打包,4份
    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 【学习目标】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学习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及运用。 【学习难点】正确区分物质的变化。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如木炭燃烧、铁生锈等。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放热、吸热、发光等。 二、新知导学 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 【师生合作】请教师演示教材P6~P7的“实验1-1”,同学们观察并完成下表中的相关实验记录。 1.探究物质的变化的实验 实验 变化前物质 现象 变化后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水 产生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形成水珠 液态水 无 (2) 蓝色块状胆矾 块状变成粉末状 蓝色粉末状胆矾 无 (3)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无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有 (4) 石灰石+稀盐酸 冒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 有 小结 实验(1)(2)的共同特征是两个变化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实验(3)(4)的共同特征是两个变化都有其他物质生成。 【引导自学】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7~P8,结合以上实验,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相关概念、伴随现象和联系。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实例 玻璃破碎 纸张燃烧 外在 表现 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 常伴随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放热、吸热等。 本质区别 是否有其他物质(或新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小组讨论】1.爆炸不一定(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下同)是化学变化。? 2.伴随有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特别提醒 发光、放热、颜色改变和生成气体或沉淀现象不能作为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如灯泡发光是物理变化。 三、我的收获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各物质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纸张燃烧 B.钢铁生锈 C.大米生霉 D.瓷碗破碎 2.金属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那么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C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D.固体质量增加了 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 ) A.冰雪融化火药爆炸 B.木条燃烧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 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 4.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 ) A.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2)(4)(5)(6)(7),属于化学变化的是(1)(3)。? (1)铁生锈 (2)石蜡熔化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 五、布置作业 2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三维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