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美丽的 铜 鼓 铜鼓简介 铜鼓 用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锡、铝合金等铸造。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浑然一体。鼓身上段为胸,中段是腰,下段是足,腰间有两对鼓耳。铜鼓大小、轻重不一, 鼓身 鼓胸 鼓腰 鼓足 立体装饰 鼓面 鼓耳 广西发现铜鼓的类型比较齐全,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八个类型当中,广西已发现的就有七个类型,即: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发现的类型如此之多,实为 中国之最。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各级文物部门收集保存的铜鼓有610面之多。北流县 六靖镇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铜鼓,号称“铜鼓之王”,在古铜鼓分类上被命名为粤系“北流型”(甲型),目前存于广西博物馆。 铜鼓的作用 铜鼓是西南少数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象征"古时的铜鼓与宗教有关,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用于宗教的祭祀,它被人视为一种神器"。 一、铜鼓作为礼器 二、铜鼓作为乐器 铜鼓,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舞蹈时把铜鼓悬挂起来,一人用鼓槌敲击鼓面,一人手执木桶对准鼓底,以增加共鸣,声音浑厚深沉,能传远处。舞者(一般是集体)围着铜鼓,随着鼓点节奏起舞。 铜鼓舞(作为乐器使用) 三、铜鼓作为重器 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据《兴文县志》记载,明王朝的军队万历年间镇压了川南行悬棺葬的民族--都掌蛮以后,获“铜鼓九十三面”,都掌人首顾阿大泣日: “鼓声宏者为上,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鼓山颠,群蛮毕集,今已矣。鼓失而蛮运终矣。”《太平寰宇记》载北宋时期居住两广一带的少数民族“俚僚贵铜鼓,以高大唯贵。……鸣此鼓集众,到者如之。有是鼓者,极为豪雄。 我们了解了铜鼓的结构和作用,那谁能说说铜鼓的美主要体现在哪里? 花纹美 鼓面中间的图案叫做“太阳纹”;在太阳纹向周围扩散的线叫做“弦线”;弦线与弦线组成的圈带叫做“晕圈”;在晕圈中雕刻的纹样图案有水纹、圆圈纹、锯齿纹、云雷纹、翔鹭纹、羽人纹和动物立体雕像等。 云雷纹 翔鹭纹 羽人纹 云纹 青蛙作立体雕像,铜鼓装饰之一。习见装饰于鼓面边缘,有单个,也有叠踞的。用青蛙雕像装饰铜鼓,一说青蛙是益虫,是重视农业的反映。一说与古人求雨有关,蛙是雨的“使者”。一说与图腾崇拜有关。一说青蛙应叫蟾蜍,蟾蜍代表月亮,可与鼓面中心的太阳纹相对应。 南疆先民为什么在铜鼓上装饰青蛙立体雕像和云纹、水纹等?寄托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铜鼓上的花纹,反映如下几个意思: 一反映对自然现象的崇拜 二反映对雨水的渴望 三反映为图腾的崇拜 四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历史传说 五反映壮族先民的生活和环境 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了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今天我们自己来动手制作一面小铜鼓。 还可以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综合制作 方法: 漏印 剪纸 手绘 粘贴 浮雕 还可以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综合制作 材料:纸杯、粘土、彩色笔 方法:剪贴、粘贴、手绘 材料:纸碗、彩色笔 方法:剪贴、手绘 材料:纸碗、彩色笔 方法:剪贴、手绘 还可以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综合制作 材料:粘土 方法:揉捏、粘贴 材料:纸杯、彩色笔 方法:剪贴、手绘 材料:纸碗、彩色笔 方法:剪贴、手绘 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小小铜鼓展 广西的铜鼓文化 拓展: 铜鼓舞 铜鼓舞在旅游活动中是可以让游客近距离接触到铜鼓文化的一种方式。游客可以在重大节庆的时候到少数民族村寨观看,或是参与其中和村民们一同共舞。 铜鼓音乐 敲击铜鼓发出的声音浑厚且传播距离较远,是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祭祀、节庆等重要活动的乐器。例如布依族的铜鼓十二则。 南宁国际民歌节上送给来宾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