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5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雾和云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卷网-:湖南科学技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云和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许多小水珠和小冰晶漂浮在空气中的现象;通过对雾和云成因的探究;知道高空中的气温更低。 科学探究: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模拟雾、雨的形成。具有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能根据“白气”的成因推想云、雾的成因。 科学态度、STSE: 通过学习知道雾和云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学生通过对雾和云成因的探究与类推,知道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存在因果关系。初步建立“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规律的”科学观点。 教学重点: 1.知道雾和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多小水珠和小冰晶漂浮在空气中的现象; 2.学生会做观察“白气”的实验,能通过分析“白气”的成因类推出雾的成因。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学会类推,能通过雾的形成类推云的成因。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分 复习导入 回忆蒸发现象,提问:蒸发后的水蒸气跑到哪里去了? 水蒸气是一种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气体。 出示“白气”图片 提问:图片中的“白气”是水蒸气吗? 讨论:“白气”并不是水蒸气。 出示图片(多种“白气”产生地) 提问:图片中“白气”产生的共同点是什么? 小结:它们的共同点是水都受热了。 4.提问:“白气”和水蒸气的关系是什么?“白气”是水蒸气变成的吗?水蒸气又遇到了什么变成了“白气”? 5.提问:雾和云看起来也像一团团的“白气”,他们也是水蒸气变成的吗? 6分 探究“雾”的成因 出示图片(雾) 讨论:雾是什么样子的? 讲解:雾是一团团的白气,飘浮在空气中,一吹就散,湿漉漉的。 2.交流:推测雾的成因: 交流梳理: (1)雾的形成可能和气温有关 (2)雾的形成可能离不开水 (3)雾多发生于近地面 3.提问:雾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吗?雾又是如何由水蒸气变为能看到的“白气”的? 4.观看:模拟雾的形成实验 要求:分析实验现象,填写实验单 提示:实验中各环节在生活中的原型,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5.学生观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学生任务单1。 6.通过分析实验,推测雾的成因:雾是由水蒸气遇冷后凝成的很多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7.解释图片中“白气”是如何产生的:水受热后蒸发出水蒸气跑向空中,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小水珠聚集在一起,成为我们看到的“白气”。 5分 类推“云”的成因 出示云的图片 提问:云是怎样形成的? 思考:云有哪些特点? 小结:云飘浮在高空、大多数时候是白色、能够移动…… 讨论:“云”是如何形成的? 观点梳理: “云”可以出现在任何时段。 “云”的形成可能也和水蒸气有关。 出示图片云和雾 回顾:雾形成于近地面,是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小水珠聚集而成。 讨论:高空中,也有水蒸气吗?高空中的水蒸气又来自于哪里呢? 知识补充: 热空气原理:冷空气加热后,体积变大,重量变轻,成为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 提问:高空处的水蒸气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云呢? 谈话:同学们,你们有在高山上感到寒冷的经历吗?高山登山者为什么总是穿着厚厚的登山服呢? 资料阅读:科学家经过研究和测量,发现一般情况下气温会随着海拔的高度增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梳理观点: (1)一般情况下,云形成于高空。 (2)水蒸气受热会上升。 (3)高空中的温度更低。 9.根据以上研究,类推“云”的成因。 思考:根据已有知识梳理、归纳,类推“云”的成因,完成任务单2。 10.分析归纳,类推“云”的成因:云和雾都是由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的很多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2分 总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