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68354

5.1 判断的概述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共22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7615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PPT,22张,思维,逻辑,选择性
  • cover
第一框 判断的概述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探究与分享1 《笑林广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个邮差递送紧急公文,当官的恐怕他走得慢,拨一匹马让他骑。邮差赶着马跑,别人问他:“如此急事,怎么不骑马跑?”邮差回答说:“六只脚走,岂不比四只更快! 这个送信人的认识错在哪里? 送信人认为六只脚比四只脚跑得快,这个判断显然是错误的,是虚假的,不恰当的。因为跑得快满不是由脚的多少决定的。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使用判断的原因 没有判断能力的人,往往对一件需要做的事无法开始,即使开始也无力进行。 ———牛顿 我们认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或者否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活动中,就使用了判断。 2.判断的含义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3.判断的基本特征 (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2)判断有真假之分。 既然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情况的断定,判断就有与认识对象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的问题。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 注意: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 示范评析 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李问道:“你们有何感想?” 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 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 这里,小李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小张的话表达了一种肯定;小赵的话表达了一种否定。 材料中谁说的话是判断?你是如何理解的? 小张的话表达了一种肯定;小赵的话表达了一种否定,所以他们两个的话是判断。小李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所以不是一个判断。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4.判断真假的检验标准: 社会实践 ⑴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⑵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⑶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例题1:下列关于“判断”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判断是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 ②有真假之分是判断的唯一特征 ③只有判断才能表达某种确定的思想 ④判断是对认识对象作出肯定的思维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例题2:判断是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判断的基本特征有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②有真假之分 ③来源于社会实践 ④对认识对象既不肯定又不否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例题3: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以下不属于判断的是 A.为什么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 B.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 C.美国不择手段遏制中国发展 D.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A   语句1:马君是2年6班的班主任。  语句2:你今天吃了吗?  语句3:我准备活动活动。 (1)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3)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2)不做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1.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注意1:离开语句的判断是不存在的。 注意2:一般来说,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不直接表达判断。 以下三个语句都试图表达判断: 1.这是新学生宿舍。 2.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 3.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 上述表达是否明确或准确,为什么? “新”的含义表达不明确。因为这句话既可以表达“新学生”,也可以表达“新宿舍” 语句中概念搭配不当。因为能呼吸的只有空气,不应该包括阳光和海水。 语句表达的条件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吸烟只是患肺癌的可能条件,不是必然条件。 探究与分享2 2.判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