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7310

【同步课堂】课件+练习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 三 人类文明的引擎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55070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文明,人类,专题,同步,人民
    关 蒸汽时代 万能蒸汽机、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等 键 电气时代 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电车、无线电报、电影等 信息 社会影响 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主旨提炼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1.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棉纺织工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他的工厂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 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 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 D.有时他到伦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 解析: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电灯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此在1840年的工厂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答案:C 2.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它说明了(  ) A.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 B.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C.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D.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解析:蒸汽机的发明和电能的应用是一场技术革命,虽然没有实现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但新技术的革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因此D项正确。 答案:D 3.右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 A.石油化工业大发展 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 C.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解析: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石油的开采和石油工业的发展。 答案:D 4.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 A.研制成了发电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力织布机 D.改良了蒸汽机 解析:由“1819年”和“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判断这位伟人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的相关人物,即瓦特。他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动力机械的普及。 答案:D 5.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晚期,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电气发明,这些发明都是依据于电磁感应现象的。也就是说,电磁感应是电流和电讯号产生的条件。 请回答: (1)电磁感应现象是谁在哪一年发现的?它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2)哪一年德国的哪位科学家制成了实用的发电机?比利时的哪位科学家又制成了电动机? (3)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的意义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第二次科技革命为中心选择材料,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注意答题的条理性。 答案:(1)法拉第,1831年。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1866年,西门子。格拉姆。 (3)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限时3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仔细观察下图,思考该机器是(  ) A.“骡机”         B.水力纺纱机 C.水力织布机 D.珍妮纺纱机 解析:要完成此题首先要判断出这台机器是什么,注意珍妮纺纱机和骡机的区别,然后确定此机器是骡机。 答案:A 2.下列科技成果使工厂开始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的是(  ) A.牛顿力学的创立 B.纽可门发明蒸汽机 C.瓦特改进蒸汽机 D.雅可比制成电动机 解析:此题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开始”、“自然条件”等限定条件。牛顿力学的创立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但与工厂开始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没有直接关系;纽可门发明的蒸汽机热效率仍然较低,且只能用于矿山抽水,不能满足新的需要;电动机不符合题干中“开始摆脱自然条件限制”的要求。 答案:C 3.(2011·厦门学业水平测试)下图反映了两次工业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