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78194

第9课对外开放 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3次 大小:39251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学案 第9课 《对外开放》 【知识与能力】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掌握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知道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了解中国加入WT0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比较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增强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认识到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我国改革放近30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中共十ー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同学们看图后得到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来了解这段历史。 ? 知识点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 对外开放 的步伐。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 广东 、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 厦门 4个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 特殊 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典型: 深圳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影响: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 先进技术 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扩大: (1)1984年,进一步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 (2)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 闽南三角地区 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 海南岛 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 浦东 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 纵深 推进,相继开放了一些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 昆明 和 乌鲁木齐市 等内地省会自治区首府。 2.格局:中国形成“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 的对外开放格局。 知识点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时间: 2001 年12月,中国成为 世界贸易组织 的成员。 作用:为我国参与 经济全球化 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合作探究】1 【问题】识读《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示意图,说出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 【合作探究】2 【问题】为什么第一个开放的是深圳? 【答案】 ①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②靠近港澳,靠近国际市场 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 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 【合作探究】3 【问题】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代中国的开放一样吗?为什么? 【答案】 前提不同: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经济。 (3)后果不同: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贫困;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合作探究】4 【问题】结合教材,梳理对外开放的过程,概括对外开放的特点。 【答案】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合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